《余氏·寄夫詩》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織女兮牛郎,豈謂化為參商? 欲徑渡兮河無梁。霜露侵襲兮,病偃在床。嗟嗟夫子兮,誰與縫裳?
據清王士禎《居易錄》:“《席帽山人集》載臺州余季女《寄夫詩》五章云云。右詞旨凄婉,音族古雅,不減徐淑,誰謂宋元以下無樂府耶? 得之女子尤奇。”這里所選是第五章。
體味此詩詩意,女主人公的丈夫應是一個遠戍邊塞的士卒,所以詩以牛、女二星河左右,參商兩曜斗西東發端,把夫妻被迫分離,欲相見而不能的離恨別苦比喻得形象而真切。織女、牛郎,二星座名。神話傳說他們原是夫妻,因觸怒天帝而被銀河隔開,只有每年七月七日才能渡鵲橋相會一面。參、商、亦是星座名。參在西,商在東,此出而彼沒,永遠無緣相會。“欲徑渡兮河無梁”,也曾想渡過河水追隨于丈夫左右,無奈河上無橋梁,“欲徑渡兮”而不能。其實“河無梁”只是無可奈何的藉口,實際是封建社會對婦女限制很多,而軍中更是禁去的地方。詩人杜甫就曾在《新婚別》中寫過: “誓與隨君去,形勢反蒼黃……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所以即使是河有梁,也依然是無法渡的。這三句寫詩人對丈夫的思念,欲追隨而不能,想見面而不得,婉轉多情,曲盡其妙。“霜露侵襲兮,病偃在床”,節令到深秋,霜露侵襲,詩人已纏綿病榻,“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詩經·豳風·七月》)寒衣早該縫就而未縫就,詩人為遠方丈夫無衣御寒而憂心如煎,想念、思量、憂慮、盼望皆從“夫子啊,夫子啊,誰能為你縫制衣裳”二句中呼出。
這首詩感情真摯純樸,從千百件事中,揀出無人與丈夫縫制衣裳這件小事去寫自己對丈夫的深情厚意,語言不多,事情平常卻感人至深。
上一篇:《馮小青·寄夫人》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李白·寒女吟》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