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隆基《送賀知章歸四明 (序略)》寧波開篇四明山與四明詩詞賞析
唐· 李隆基
遺榮期入道[2],辭老竟抽簪[3]。
豈不惜賢達,其如高尚心[4]。
寰中得秘要[5],方外散幽襟[6]。
獨有青門餞[7],群僚悵別深。
作者簡介 李隆基 (685—762) ,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先天元年(712)即位,廟號玄宗,在位44年,英武有才略。謚曰明。
注釋 [1] 賀知章 (659—744) : 字季真,晚號“四明狂客” ,越州永興 (今蕭山) 人,生于鄞縣(今寧波市) 。武則天證圣元年 (695) 進士,曾任太常博士、秘書少監、太子賓客等職。玄宗天寶二年(743) 上疏請為道士。李隆基賜還鄉,歸居四明,并賦詩送行。[2] 遺榮: 遺棄榮貴,隱退。期: 期望,要求。[3] 辭老: 以年老為借口。抽簪: 棄官引退。古時作官的人須束發整冠,用簪連冠于發,故稱。[4] 其如: 怎奈。[5] 寰中: 宇內。猶世上。[6] 方外: 世俗之外。此指僧道的生活環境。[7] 青門餞: 在青門設宴。青門,唐京都長安東南門,因門色青而名。天寶三年 (744) 正月初五日,玄宗皇帝命皇太子及滿朝大臣為賀知章餞行。
上一篇:唐·李白《送賀監歸四明應制》寧波開篇四明山與四明詩詞賞析
下一篇:宋·謝翱《逃暑崇法寺》寧波海曙祖關山與崇法寺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