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陳)張正見《從永陽王游虎丘山》詠[江蘇]·虎丘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南朝陳)張正見
滄波壯郁島①,洛邑鎮崇芒②;
未若茲山麗, 岧峣擅水鄉③。
地靈侔少室④,途艱象太行⑤。
重巖標虎踞⑥,九曲峻羊腸⑦。
溜深澗無底⑧,風幽谷自涼。
寶沉余玉氣⑨,劍隱絕星光⑩。
白云多異影, 丹桂有藂香。
遠看銀臺竦(12),洞塔耀山莊(13)。
瑞草生金地(14),天花照石梁。
【題解】虎丘山在蘇州閶門外。據說吳王夫差葬其父闔閭于此,三日后有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東晉王珣、王珉兄弟又在虎丘山舍宅為寺,稱虎丘寺。此詩是詠虎丘山較早的一首詩,次第描述了歷來被稱為“吳中第一名勝”的虎丘山的形勝特點和主要風景點。永陽王,陳伯智,字策之,陳文帝第十二子,封永陽王。
【作者】
作者張正見,南朝陳詩人。字見賾,清河東武城(今山東武城)人,梁太清初射策高第,為邵陵王左常侍,元帝時任通直散騎侍郎,遷彭澤令,因戰亂避地匡俗山,陳霸先代梁,召出仕,累遷尚書度支郎、通直散騎常侍等。以文章知名,尤善五言詩,文筆清峻、對仗精麗,聲律和諧,幾近唐律,有集散佚,明人張溥輯有《張散騎集》。
【注釋】
①郁島:即郁洲。原在海中,即今江蘇連云港市云臺山。②洛邑:洛陽。芒:北芒,即北邙山,在洛陽東北。③巖峣(tiao yao):高峻貌。以上四句說:滄海中的郁島,洛陽的北邙山,都不如虎丘秀美壯麗,占盡江南水鄉的風光。④侔:齊等。少室:少室山,河南嵩山第二高峰,以山麓少林寺著稱,佛教禪宗的發源地。⑤途艱:山路難行。太行:太行山。⑥重巖:層疊的巖石。標:表識,標志。此句說,虎丘山巖石層疊,如同虎踞。⑦此句說,山路九曲,如同羊腸。⑧溜:懸流,飛瀑。⑨據《吳越春秋》、 《越絕書》,闔閭墓在虎丘山下。墓中“銅槨三重,傾水銀為池,池廣十步,黃金珠玉為鳧雁”,又以扁諸、魚腸等寶劍三千殉葬。⑩據《元和郡縣志》,秦始皇和三國吳孫權,曾在此鑿石求劍,其地遂稱劍池。絕星光:用豐城劍氣典。《晉書·張華傳》:初,吳之未滅,斗牛間常有紫氣,及吳平后紫氣愈明。張問于豫章人雷煥。煥曰:“寶劍之精,上徹于天。”張請求之。雷煥于豐城掘獄屋基,得一石函,中有龍泉、太阿兩劍。其夕,斗牛間紫氣遂不復見。藂(cong):叢生的草木。銀臺:傳說中的神仙居處,此借指虎丘寺。山莊:虎丘寺原為王珣、王珉別墅,故稱山莊。瑞草:指靈芝等仙草。金地:用佛典,說虎丘寺是佛教勝地。天花:用佛與高僧說法、天花亂墜之典。
上一篇:(明)高啟《泊楓橋》詠江蘇楓橋詩詞
下一篇:(宋)蘇軾《虎丘寺》詠江蘇虎丘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