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盧摯《雙調蟾宮曲·洛陽懷古》詠[河南]·洛陽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元)盧摯
杜鵑聲啼破南柯①,恨流盡繁華,洛水寒波。金谷花飛②,天津老樹③,幾被消磨。向司馬家兒問他,怎直教荊棘銅駝④。老子婆娑⑤,放著行窩⑥,不醉如何?
【題解】
此曲懷古,一唱三嘆,充滿歷史的興衰之感。
【作者】
盧摯,元代文學家。字處道,一字莘老,號疏齋,登封潁陽(今屬河南)人。元世祖時先后任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使、江東道提刑按察副使、陜西道提刑按察使、河南路總管,又拜集賢學士,官至翰林承旨學士,晚年寓宣城。元統一初期,以詩文詞曲享盛名,現存小令120余首,另有詩、詞、文等,今人有《盧疏齋集輯存》。
【注釋】
①杜鵑聲啼:據邵伯溫《河南邵氏聞見錄》載:邵雍散步天津橋上,聞杜鵑聲,嘆天下將亂。南柯:南柯夢,唐人傳奇《南柯太守傳》寫淳于棼夢入槐安國,做駙馬,任南柯太守,享盡人間榮華富貴,醒來后才知不過是一夢而已。②金谷:金谷園,西晉時石崇所建別墅,故址在今洛陽老城東北。③天津:即天津橋,隋煬帝時建在穿洛城而過的洛河上。④“問司馬”兩句引“荊棘銅駝”故事:漢魏時洛陽城有銅駝街,魏明帝(曹睿)曾置銅駝于此。西晉時,索靖來到洛陽,看到當時政治腐敗,預感到晉朝的政權如大廈將傾,指銅駝嘆道:“會見汝在荊棘中耳!”(見《晉書·索靖傳》)后因用“銅駝荊棘”形容戰后的殘破景象。司馬家兒,晉朝皇帝姓司馬。⑤婆娑:盤旋,停留。⑥行窩:宋邵雍自名其居曰安樂窩(位于今天津橋南安樂窩村),出則乘小車一人挽之,惟意所適。好事者別作屋如雍所居,以候其至,名曰“行窩”。后泛稱小住或待客的別舍。
上一篇:(宋)邵雍《春游五首之一》詠河南洛陽詩詞
下一篇:(明)王廷相《洛中》詠河南洛陽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