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陳)陳叔寶《洛陽道五首錄二》詠[河南]·洛陽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南朝陳)陳叔寶
建都開洛汭①,中地乃城陽②。
縱橫肆八達③,左右辟康莊④。
銅溝飛柳絮⑤,金谷落花光⑥。
忘情伊水側⑦,稅駕河橋旁⑧。
百尺瞰金埒⑨,九衢通玉堂⑩。
柳花塵里暗, 槐色露中光。
游俠幽并客(11),當壚京兆妝(12)。
向夕風煙晚, 金羈滿洛陽(13)。
【題解】
洛陽地處河南西部,黃河中游南岸。自夏桀都于洛陽的伊水之濱以來,歷有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孝文帝以后)、隋(煬帝)、唐(武后)、后梁、后唐,先后九個王朝建都于此,故有“九朝故都”之稱,并先后修筑了周代王城、漢魏洛陽城、隋唐東都城。向以經濟繁榮,城市宏偉,建筑壯麗著稱于世。這兩首詩,前一首抓住素有“天中之地”美稱的洛陽地形景物特征,后一首寫洛陽的街市景象。
【作者】
陳叔寶(553—604),即陳后主,南朝陳的皇帝。字元秀,小字黃奴,吳興長城(今浙江長興)人。陳宣帝陳頊長子,太建十四年(582)即位,在位8年,被隋軍俘虜,羈死于洛陽。其生于深宮,長于婦人之手,不恤政事,即位后寄情詩酒,所作《玉樹后庭花》等艷詞歷來被視為亡國之音。精通五言聲律,原文集39卷散佚,明人輯有《陳后主集》。
【注釋】
①汭(rui):河流會合或彎曲的地方。②中地:即天中之地。河南登封有周公測景臺,其內有無影圭,人們稱此處為天地之中,因其地近洛陽,故古稱洛陽為“天中”。城陽:謂洛陽建在洛河之陽。③八達:道路八面相通。④康莊:四通八達的大道。⑤銅溝:本指銅制的溝渠,相傳吳王夫差曾在海靈館、館娃宮以銅筑溝渠,見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上,后借指宮苑。⑥金谷:金谷園,西晉石崇所建別墅,故址在今洛陽城東劉坡以北。⑦伊水:又稱伊川,洛水支流。⑧稅駕:解駕,即休息之意。河橋:洛橋,即洛陽城內橫跨洛河之上的天津橋,古人以為有天漢津梁氣象,故稱天津橋。⑨百尺:即百尺樓。三國魏文帝時建,故址在今洛陽東白馬寺附近。瞰:俯視。金埒:原指用錢幣筑成的界垣。《世說新語·汰侈》:“于時人多地貴,(王)濟好騎射,買地作埒,編錢匝地竟埒,時人號曰‘金埒’。”后借指豪侈的騎射場。埒,原意為矮墻,因騎射場周匝有矮墻,故代指騎射場。⑩九衢:指城內的大街。玉堂:豪貴的宅第。⑾幽并:幽州和并州。⑿當壚:賣酒。壚,古代酒肆放酒壇的土墩。漢辛延年《羽林郎》詩: “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京兆妝:謂時妝。傳說漢京兆尹張敞夫妻恩愛,敞曾為其妻畫眉,以致“長安中傳張京兆眉憮”,見《漢書·張敞傳》。⒀金羈:金飾的馬絡頭,代指裝飾華麗的車馬。
上一篇:(宋)梅堯臣《魯山山行》詠河南魯山詩詞
下一篇:(唐)白居易《五鳳樓晚望》詠河南洛陽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