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登旸臺山絕頂望明陵
登臨縱目,對川原繡錯,如接襟袖。指點十三陵樹影,天壽低迷如阜②。一霎滄桑,四山風雨,王氣消沉久③。濤生金粟④,老松疑作龍吼。
惟有沙草微茫,白狼終古,滾滾邊墻走。野老也知人世換,尚說山靈呵守。平楚蒼涼⑤,亂云合沓,欲酹無多酒。出山回望,夕陽猶戀高岫。
詩詞類別:懷古詠史
來源:《八桂四百年詩詞選》
相關作品:八聲甘州·送伯愚都護之任烏里雅蘇臺
①旸臺山:在北京西北郊,山麓有大覺寺,為游覽勝地。明陵,明十三陵,在北京西北約九十里的昌平縣天壽山下的小盆地上。有十三處明代皇帝的陵墓,統稱明十三陵。這首詞是光緒十九年癸巳(1892)所作,即甲午戰爭的前一年。②天壽句:天壽,山名,在昌平縣北。十三陵所在地。阜,土山,丘陵。③王氣句:王氣,天子之氣,王氣消沉,指王朝的氣運已盡。這里謂明王朝于崇禎十七甲申(1644)亡于農民軍李自成之手,至光緒十九年(1893),歷時已二百五十年,故曰“久”。④金粟:唐玄宗泰陵,在陜西省蒲城縣東北的金粟山。山因有碎石如金粟得名,玄宗見金粟山岡有龍盤虎踞之勢,遂選定為陵暮之地。⑤平楚句:楚,叢木,登高遠望,見樹梢齊平,故云平楚。
王鵬運
王鵬運,(1847—1904)字幼霞,號半塘。廣西桂林人.同治舉人。歷任監察御史、禮科給事中,囚反對慈禧大后挪用海軍費用修建頤和園,幾遭橫禍。后辭職居上海、蘇州,以講學終老。王鵬運精于詞學,著作甚富。為清末四大詞人之一。著有《半塘定稿》、《庚子秋詞》、《南潛集》、《袖墨集》等。
朝代:清代
籍貫:廣西桂林
上一篇:顧璘《弔宋刺史柳仲涂書院廢址》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陶弼《思明府明江》寫景抒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