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山
甲申,七七后一日,天氣晴朗,與諸生步入瑤山,歷榛翳,窮巖險,崖斷如臼,樹密成帷。游衍二十里,遂造天堂之巔,愛其翹然特秀,崢嶸云表,而霾藏于深菁茅峒中,詩以彰之,泉石有靈,其許我為知已乎。
平生不作繭叢游,忽凌崪兀①無與儔。
孱軀但恐天柱折,蔽空賴有枝撐幽。
群山如馬勢難遏,一水瀉為萬丈湫②。
羊腸似索縛我足,十步不止九遲留。
欲上閬風(fēng)呼造父③,惜哉窮谷無驊騮。
哀蟬苦道行不得,山間盛夏已驚秋。
行行漸喜天池近,鼓鐘仿佛在上頭。
入山未覺仁者樂,侏離瑤語已生憂。
纏頭載籜眼中見④,伯益道元所未收⑤。
敢頌草木酬巖壑,蓬心恐貽山靈羞。
詩詞類別:寫景抒情
來源:《八桂四百年詩詞選》
相關(guān)作品:旱峽
①崪(zú):險峻,兀:高高地突起。②湫(qiū):大水池。③閬風(fēng)(1àngfeng):山名,相傳為仙人所居,在昆侖山之巔。造父:周時之善御者,傳說曾馭駿馬以獻穆王。④籜(tuò):竹筍上一片一片的皮。⑤伯益、道元:伯益,夏朝東夷族首領(lǐng)。贏姓的祖先。據(jù)傳說《山海經(jīng)》是他撰寫。道元,即酈道元,北魏時水文地理學(xué)家,著有《水經(jīng)注》。這句是說:伯益道元的著作都沒將天堂山收入。
饒宗頤
饒宗頤,1917年生,字固庵,號選堂,廣東潮州人。歷任無錫國專、廣東文理學(xué)院、華南大學(xué)、香港大學(xué)、新加坡大學(xué)、香港中文大學(xué)美國耶魯大學(xué)研究院等校教授。1944年桂林大疏散,隨無錫國專逃難到蒙山、金秀。著有《詞集考》、《全明詞》、《瑤山詩草》等50余部。
朝代:現(xiàn)代
籍貫:廣東潮州
上一篇:邊貢《唐仁夫出使廣西四首》邊塞征戰(zhàn)詩詞賞析
下一篇:鄭剛中《客惠賓州竹簟,甚佳,取退之《鄭羣贈簟》詩,讀之?dāng)?shù)過,成古風(fēng)云》即事感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