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督府平新寧還鎮二首
其一
軍麾虩虩動羊城(2),授鉞宣風仗此行(3)。
謀國古推方叔壯(4),律師今讖丈人貞(5)。
鯨鯢不鼓滄溟浪(6),狐兔潛逃草木兵(7)。
此日君王緩南顧(8),巖廊虛佇看昇平(9)。
其二
廣藩從識舊衣冠(10),扶杖迎門父老看。
分典六師牙角靜(11),獨申三令雪霜寒(12)。
蕭疎爲鬢憂民白(13),慷慨心緣報主丹。
從此西南訖聲教(14),頌言聊備採風官(15)。
詩詞類別:即事感懷
來源:《粵西詩載》
相關作品:和太和再至梧州
(1)新寧:屬廣西南寧府,即今扶綏縣。或指廣東臺山縣。
(2)軍麾:軍旗。 羊城:即今之廣州市。
(3)授鉞:給以符節使命。 宣風:宣揚風化。
(4)謀國:謀求治國方法。 方叔:周宣王之賢臣。“荊蠻背判,王命方叔南征,荊蠻來□(威?)”。
(5)律師:整飭軍旅。 丈人:通稱老人。 貞:見《易經》:“師貞,丈人,吉,無咎。”
(6)“鯨鯢”句:意謂雖有兇暴的魚,伹在大海裏也不能作起浪來。 鯨鯢:大魚兇猛能吞小魚者.故古來以此比喻兇暴之人。 滄溟:指海。
(7)草木兵:見草木也疑是兵,言極恐懼。出苻堅攻晉故事。
(8)緩南顧:暫無南顧之憂。
(9)“巖廊”句:可以在王宮裏靜候來看昇平景象。 廊:殿,指朝廷。
(10)“廣藩”句:是説兩廣人民原已認識林督府。 廣藩:指廣東廣西。 衣冠:謂縉紳。
(11)典:守。 六師:即六軍。《周禮》:一萬二千五百人爲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 牙角:牙是牙旗。即軍前大旗。角是軍中所吹號角。
(12)申:宣布。 三令:指國家大令。
(13)蕭疎:疏落斑白。
(14)西南:指廣西。 訖:同迄,到。 聲教:謂天子之聲威教化。
(15)採風官:到各地去採訪民情風俗的官吏。
徐問
徐問(生卒年不詳),字用中,明代武進(今江蘇武進縣)人。弘治十五年(公元一五○二)擢進士第。官廣西右布政使,累官南京戶部尚書,致仕歸,爲官廉正,不避權貴,入官四十年,家無長物。卒謚莊裕。學者稱養齋先生。有《山堂萃稿》、《讀書劄記》。
朝代:明代
籍貫:江蘇武進
上一篇:張以寧《送林崇高廣西都事》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邊貢《送梅軒蔣司徒致仕歸湘源二首》即事感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