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僉憲陳廷嘉之廣西提調學校
圣朝尚文治,建學崇師儒。
四方樂熙皡(2),聲教達邊隅(3)。
西廣古荒服(4),民夷相雜居。
皇仁若天地,雨露皆涵濡(5)。
云胡數載間,庸才濫師模。
俊秀失教養,學校多榛蕪(6)。
陳君玉堂彥(7),擢仕登要途(8)。
煌煌五色勑(9),錫命恩寵殊。
于茲振風化(10),豈憚道里紆(11)。
英聲動蠻徼(12),絃誦溢里閭(13)。
坐令荒遠邦,俗比鄒魯區(14)。
允矣稱厥職(15),千載揚芳譽。
詩詞類別:即事感懷
來源:《粵西詩載》
相關作品:送沙同知赴祿州
(1)僉憲:明制,提刑按察使司設倉僉事。習慣上稱爲“僉憲”。 陳廷嘉:名璲,浙江臨海人。鄉試會試皆第一,正統初督學廣西。提調學校:巡察學校,監督學政。明代提刑按察使司有提學官,多由僉事擔任,掌管一省學政。
(2)熙皡(hào浩):歡欣自得貌。
(3)聲教;天子的聲威與教化。
(4)西廣:即廣西。荒服:離王畿二千五百里的地區。
(5)涵濡:滋潤,浸漬。喻恩澤普施。
(6)榛蕪:本意指草木叢雜,比喻混入亂七八糟、不學無術的人。
(7)玉堂彥:翰林院的佼佼者。玉堂,翰林院的別稱。彥,優秀的學者。
(8)擢仕:提升官職。
(9)煌煌:明亮,有光彩。 五色勑:帝王的詔書。
(10)風化:教育感化。
(11)紆(yū迂):曲折。
(12)蠻徼(jiào叫):舊指文化落后,偏僻的邊境地區。
(13)絃誦:絃歌和誦讀。古代學校裏讀詩,有用琴瑟等弦樂器配合歌唱的,也有口誦而不用樂器的。后即用“絃誦”稱學校教學。
(14)鄒魯區:孟子生于鄒國,孔子生于魯國,因此舊以“鄒魯區”代稱文化教育興盛之地。
(15)允:信。厥:其。
楊榮
楊榮(公元一三七一——一四四O),初名子榮,字勉仁。明代建安(今福建建甌縣)人。建文進士,授編修。成祖時入文淵閣,更名榮。有才智,見事敏捷,最受帝知,每北巡出塞,必令扈從。仁宗時,累進謹身殿大學士、工部尚書。宣德中加少傅,與楊士奇、楊溥并入閣,時稱“三楊”。爲“臺閣體”詩派代表人物之一。此派詩作形式典雅工麗,內容多粉飾太平,歌功頌德。卒群謚文敏,有《楊文敏集》。
朝代:明代
籍貫:福建建甌
上一篇:李巖《過清湘呈郡侯諸公》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湯顯祖《送劉司理平樂》即事感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