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山
一峰疊三洞,乃似弘景樓(2)。
下洞初俯入,鮮室寒颼颼(3)。
中洞忽躍出,有逕通玄幽(4)。
豁然崖谷判(5),萬態誰鐫鎪(6)?
或如整冠帶,或如綴珠旒(7)。
或如鯤鯤鯨飛,或如龍麟游。
石橋狀天臺,木棧疑蜀州(8)。
稍憩大士巗(9),遂經羽人丘。
力窮至上洞,身載云氣浮。
未畢山水緣(10),勉爲塵世留。
平生避地心,茲焉宜菟裘(11)。
長斧樵青壁(12),短蓑耘緑疇。
獨恨汲路遠,溪澗皆背流。
會當逢異人(13),卓錫成靈湫(14)。
詩詞類別:寫景抒情
來源:《粵西詩載》
相關作品:曾公巖
(1)辰山:在今桂林市東北。
(2)弘景樓:南朝陶弘景筑樓于茅山。山是金陵洞穴,周圍一百五十里,名華陽洞天。
(3)鮮:新。颼(sōu搜):風聲。
(4)玄幽:深遠幽暗處。
(5)豁然:顯然。判:分。
(6)鐫鎪(juōn sōu娟艘):雕鉆刻鏤。
(7)旒(liú流):古代皇帝禮帽前后的玉串。
(8)木棧:古代在山上用木材架起來修成的道路,又稱棧道。以入蜀之棧道最爲雄險。
(9)憩(qì氣):休息。
(10)未畢:未完,沒有終止。
(11)菟裘:地名。今山東泅水縣北有菟裘城。春秋時魯隱公隱居的地方。后因稱不做官退居之所爲菟裘。
(12)樵:採薪。
(13)會當:終當,總有一天。異人:奇特的人。《漢書》:“羣士慕嚮,異人并出?!?/p>
(14)卓:拄立。錫:錫杖,僧人所持。湫(jiù啾):水池。
劉克莊
劉克莊(公元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字潛夫,號后村居士,宋代莆田(今福建莆田縣)人。嘉定間以郊恩官建陽令。曾作《落梅》詩,諫官指爲訕謗,免官廢棄多年。淳祐元年(公元一二四一)特賜同進士出身,任史事。官至工部尚書兼侍讀,以龍圖閣學士致仕,謚文定。其詩初受“永嘉四靈”的影響,學晚唐詩,其后繼承了陸游飛辛棄疾的愛國精神及其豪放風格,作品極豐富。詩屬江湖派,所作頗多針砭時事,反映民生疾苦。詞則進一步朝散文化議論化方向發展,不拘泥于格律,亦以傷時念亂之作見稱于世。爲南宋后期重要的詩詞家。有《后村先生大全集》。
朝代:宋代
籍貫:福建莆田
上一篇:王士熙《贈臧魯山廉訪》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解縉《過思明府》即事感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