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張總戎凱旋詩(并序)
皇帝統極(2),希昭文武,薄于嶺海(3),罔不咸賓(4)。惟古田之夷(5),負山保塹,歷有歲年。敢扇梟風(6),以張寇虐(7),未馴聲教(8),乃十有五年。春正月,總戎三峰張君,請于督府,率旅徂征。申命誓師(9),深入險阻,斬獲六十余人。賊退守諸巢。分命偏裨乘夜夾攻(10),批亢梼虛(11),燔燒積聚(12),聲震林木。賊乃奔竄,悉稽頰面縛(13),愿紆殘喘(14),以比編氓(15)。君乃諭國德威,解縛還俘。諸酉感泣,要質神明(16),永爲外附。于是,籍其壯丁凡七千奇(17),分隸邑堡(18)。刊崖填谷(19),道里通行。夏四月癸卯旋師(20)。藩臬諸大夫咸嘉君績(21),屬恩載筆紀其事(22),乃撰詩一篇。詞義淺末(23),不足揄揚厥美(24),聊續凱章云爾(25)。
有梟萃止(26),于此叢棘。
晝伏宵鳴,形也斯慝(27)。
蠢茲苗民,稔于惡德(28)。
亦共戴天(29),爾心靡極(30)。
厥心維何(31)?饕囗(兌+欠)是宣(32)。
黑齒髮椎(33),執弩張弮(34)。
登山遡嶺(35),猿捷鳥旋。
掠我子女,肆彼冥頑(36)。
黃源之西,嘯聚淵藪(37)。
積釁彌彰(38),歷年茲久(39)。
彼美將軍,志殲戎首。
率我征夫,風神赳赳(40)。
玄幕云起,素甲日輝。
爰整輕鋭(41),授以成規(42)。
稜威遐奮(43),電發飈飛(44)。
諸巖失據,視險如夷。
乃剪荊榛(45),乃焚巢穴。
震懾蠻酋,請纓羈紲(46)。
皦日中天(47),矢言弗越(48)。
進比諸華(49),嶺外有截(50)。
在昔孔明,七縱與擒(51)。
庸蜀臣附(52),寔惟攻心(53)。
張侯舉職(54),曰敬曰諶(55)。
慎厥終始(56),允矣國琛(57)。
詩詞類別:即事感懷
來源:《粵西詩載》
相關作品:游柳山
(1)總戎:統帥。張總戎即張岳。岳字維喬,號凈峰,明代惠安人。累遷副都御使,總督兩廣,是嘉靖年間鎮壓農民起義的主要人物之一。
(2)統極:居最高地位總管著全國。
(3)薄:迫近,到達。嶺海:指五嶺以南地區。因地依五嶺,南臨南海,故稱。
(4)咸:皆,都。賓:歸順。
(5)古田:即永寧州,轄境相當今廣西永福及臨桂縣一部。夷:此指古田一帶少數民族。
(6)梟:稱雄。此指盤踞地方,不服管制。
(7)張寇虐:擴大騷擾。
(8)馴:順從。聲教:皇帝的聲威和教化。
(9)申命:發布命令。
(10)偏裨:輔佐主帥的副將。
(11)批亢梼虛:抓住要害,乘虛而入。批,手擊。亢,咽喉。
(12)積聚:指積聚的糧草物資。
(13)稽顙(Sàng嗓)面縛:意爲自動投降。 稽顙,叩頭,本古時一種跪拜禮,這裏用來表示屈膝投降狀態。面縛,兩手反綁。
(14)紓殘喘:繼續活下去。紆,延緩。
(15)比:等同。編氓:編入戶籍的普通百姓。
(16)要質神明:對神明發誓。要,約。盟誓。
(17)籍:登記收編。
(18)邑堡:縣邑小城。
(19)刊崖填谷:削去險崖,填平深谷。
(20)旋師:勝利后把軍隊調回來。
(21)藩臬(niè聶):藩臺、臬臺,即布政使和按察使。
(22)屬:同囑,吩咐。
(23)淺末:淺陋不足道。
(24)揄揚厥美:宣揚他的功績。厥,其。
(25)聊:姑且。云爾:如此罷了。
(26)梟:一種兇猛的大鳥,此喻起義的少數民族。萃:聚集。
(27)慝(tè特):隱藏。
(28)“稔于”句:意爲慣于作惡。稔(rěn忍):熟悉。
(29)共戴天:同在一個天底下生活。
(30)靡極:無窮。
(31)維:是。
(32)饕(tāO滔)囗(兌+欠):貪婪掠奪。囗(兌+欠),同“奪”。宣:宣揚。
(33)髮椎:椎形的髮髻。
(34)弩:用機械發射的弓。弮(quān圈):數矢并發的弩。
(35)遡(sǜ素):逆水流的方向走,此指向上攀登。
(36)肆:放縱。冥頑:愚鈍無知。
(37)“嘯聚”句:意爲在山林水澤,互相招呼,聚集成羣。
(38)“積釁”句:意爲挑起的事端越來越多,越來越厲害。
(39)“鼯年妙旬!意爲經歷的時間越來越長。
(40)風神:風采神韻,指人的容貌儀態。
(41)輕銳:輕裝的精銳部隊。
(42)成規:定好的作戰方案。
(43)稜威:威勢。遐奮:遠揚。
(44)“電發”句:形容軍事行動神速的樣子。飈(b iāO標):暴風。
(45)荊榛(Zhēn針):叢生的荊棘,此指一切障礙物。
(46)請纓:指從軍報國,典出《漢書。終軍傳》。羈紲:即負羈紲。羈是馬籠頭,紲是繮繩。這裏指爲人主效勞。
(47)皦(jiǎO矯):明亮。
(48)矢言:誓言。
(49)“進比”句:謂使象漢族地區人民一樣向官府納稅,即序所說“籍其丁壯”事。進,使進獻,此指繳納賦稅。
(50)“嶺外”句:意爲五嶺之外,有劃好的界線。
(51)“七縱”句:傳説三國時諸葛亮南征孟獲,七次擒,七次縱,孟獲最后投降。
(52)“庸蜀”句:意爲蜀國爲何要這樣使他歸順。庸:何,爲什麼。
(53)寔:通“實”是。
(54)張侯:指張岳。舉職:全職,盡到了職責。
(55)敬:慎重。諶(Chén臣):忠誠。
(56)慎:小心,表示告誡和希望。
(57)允:信。國琛:國寶。
潘恩
潘恩(生卒年不詳),字子仁,明代上海人。嘉靖二年(公元一五二三)進士。曾任廣西僉事提學。爲山東副使時,因事忤旨謫河源典史。后爲浙江左參政,御倭寇有功,以右副都御史巡撫河南,揭發徽王載倫、伊王典楧貪虐橫暴,名震一時。以左都御史致仕。卒謐恭定。有《笠江集》。
朝代:明代
籍貫:上海
上一篇:錢薇《謝蔡中丞閲武堂宴別二首》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區大相《贈莊得全太史使西粵》即事感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