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朝陽巖二首
其一
緑野年來喜有秋(2),行春到處小淹留(3)。
朝陽亭上初披霧(4),水月巖中更枕流(5)。
竹徑不容周俗駕(6),桃溪還泊晉漁舟(7)。
鰲頭自愧非元老(8),濫總師干乏壯猷(9)。
其二
乘軺初至憶前秋(10),豈意持麾尚此留(11)。
立屋得僧成燕喜(12),游山如謝欠風(fēng)流(13)。
勸酬同把菊花盞(14),來往自操蓮葉舟。
向晚洞門煙漸鎖,祇應(yīng)歸興更夷猶(15)。
詩詞類別:即事感懷
來源:《粵西詩載》
相關(guān)作品:水月洞
(1)朝陽巖:即桂林象鼻山之水月洞,俗稱象鼻巖。
(2)有秋:豐收。
(3)行春:春游。淹留:停留,滯留。
(4)朝陽亭:亭名,在朝陽巖上。
(5)水月巖:即象鼻巖。枕流:即“枕流漱石”。孫楚欲隱,謂王濟(jì)曰當(dāng)“枕石漱流”,誤云“枕流漱石”。濟(jì)詰之。楚曰“枕流,欲洗其耳;漱石,欲礪其齒。”
(6)周俗駕:指南朝周頤先隱于鍾山,后應(yīng)詔出為海鹽令。任滿入京,復(fù)經(jīng)鍾山。孔稚珪作《北文移文》聲討他,中有“請(qǐng)迴俗士駕,為君謝逋客”句,言拒絕俗人來此之意。
(7)“桃溪”句:晉陶淵明《桃花源記》中說武陵漁人入桃花源境事,以寄托作者的理想。
(8)鰲頭:唐宋時(shí),皇帝殿前陛階上鐫有巨鰲,翰林學(xué)士、承旨等官朝見皇帝時(shí),立于陛階的正中,故稱入翰林院為“上鰲頭”。元老:古稱老臣。
(9)師千:師。眾;干,扦。言軍士之眾。是爲(wèi)扦御之用。后指軍隊(duì)。狀猷:宏偉的謀劃。
(10)軺( yáo堯):軺車,一種輕便的馬車。
(11)豈意:想不到。麾:古代用以指揮軍隊(duì)的旗幟。
(12)燕喜:宴飲喜悅。
(13)謝:指南朝的謝靈運(yùn)肆意遨游山水,寫了不少山水詩,開創(chuàng)山水詩派。 風(fēng)流:風(fēng)度,又指文學(xué)作品的超逸美妙。
(14)勸酬:互相勸酒。菊花盞:賞菊酒。
(15)夷猶:從容不迫。
張自明
張自明(生卒年不詳),字誠子,宋代建昌(今江西南城縣)人。嘉定中以宜州(治所在今廣西宜山縣)教授攝州事,大興教化,新郡學(xué)宇,又以州用贏錢二十萬作龍溪書院,后擢知宜州。
朝代:宋代
籍貫:江西南城
上一篇:譚耀《游南山》寫景抒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吳鐘巒《游桂林諸山》寫景抒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