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巖洞雜詠:白龍洞
昔人謂桂林山水甲天下,非以巖洞勝乎?歲甲午(1),余度嶺(2),日與桂人士游宴江山,其峭壁削成,鋭峰攢列(3),困云奇矣。然有山俱石,有石俱空,一山之間,至函數洞(4),或闢山巔,或次水際(5),或突竅幽迴(6),或高昌朗徹(7)。瑤漿葩石(8),竪立倒縣(9),罔不駭目悚神(10),恍惚若幻。凡此數十計,咸又彙列郭以內外(11),不數里間。蓋桂若巖洞之藪(12),信宇內不復更有也。竊以游宴有詠,僅舉其概,而巖洞詭異(13),豈遑備陳(14),乃取諸洞夙被名稱者(15),各作小引,綴以短章(16),至有被名稱而足跡未至,足跡既至而蔑有名稱(17),與夫被名稱而非嫻雅,及別有專詠者,咸不及已。
白龍洞(18)
上高下廣,石室邃深(19)。凝乳延貫其上(20),若蛻龍骨。
曲折叩清寒,風雨藏靈窟。
白石結瑤漿,具如龍首骨。
詩詞類別:寫景抒情
來源:《粵西詩載》
相關作品:桂林巖洞雜詠:彈子巖
(1)歲甲午:即甲午年,即明萬曆二十二年(公元一五九四)。
(2)嶺:指五嶺。
(3)攢:聚集、集中。
(4)函:包容。
(5)次:停留,引申爲位于。 際:靠水邊。
(6)突竅幽迴:鐘乳石林立,幽深曲折。
(7)高昌朗徹:洞穴高大,寬敞,明亮,而且前后貫通。
(8)瑤漿葩石:鐘乳石光潔美好。
(9)縣:通“懸”。
(10)駭目悚神:讓人看了感到驚懼。
(11)彙列:集中分布。 郭:外城。
(12)藪:物聚集的地方。
(13)詭異:怪異。指各巖洞都很奇特,各不相同。
(14)備陳:全面敘述。
(15)夙:早。 被:通“披”,加。
(16)引:文體名,如序言而稍爲短簡。 短章:短詩。
(17)蔑:無。
(18)白龍洞:在桂林城南七里,唐李渤命名爲元巖。
(19)邃:深遠。
(20)凝乳:如凝結狀的鐘乳石。按明《一統志》:洞中乳石凝結如白龍狀。
俞安期
俞安期(生卒年不詳),字羨長,初名策,字公臨,明代吳江(今江蘇吳江縣)人。曾以長律一百五十韻投王世貞,世貞爲之宣揚,于是出名,但以布衣終世。有《唐類函》、《類苑瓊英》、《詩雋類函》、《翏翏集》等。
朝代:明代
籍貫:江蘇吳江
上一篇:俞安期《桂林巖洞雜詠:玄巖》寫景抒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蔣冕《桃源憶故人·送田州張通判赴任》即事感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