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江諸勝
其一
峽口漲晴嵐(2),秀色渥如赭(3)。
天寒山鳥啼,月日林猿下。
仙人讀書臺,石磴哀湍瀉(4)。
其二
斷崖如削鐵,開闢自太古(5)。
江風(fēng)西北來,班班濕秋雨(6)。
扁舟晚經(jīng)過,中流欲掀舞。
其三
東山夜鴻濛(7),夜色白如晝。
明月斗牛間(8),江動金波溜(9)。
步歸松徑深,清露濕衣袖。
其四
泊舟滄海濱,天氣善高曠(10)。
化劍己成龍(11),桃花涌春浪。
刻舟是何人?懷古重惆悵。
其五
海日照珠宮(12),隱見蛟龍窟(13)。
神人或經(jīng)行,風(fēng)雨助飄忽。
石臺晨可登(14),秋氣正蕭索。
其六
江流島嶼孤,亭亭聳高髻。
螺堆晚霧濃(15),翠滑春云細(xì)(16)。
徘徊顧清影,澄江去無際。
其七
秋高霜降余(17),灘淺石齒齒(18)。
漁郎吹笛來,野鴨斜飛起。
山頭兩石人,并坐如笑指。
詩詞類別:寫景抒情
來源:《粵西詩載》
(1)藤江:潯江的支流,亦稱北流江,流經(jīng)廣西藤縣,故名。勝:風(fēng)景優(yōu)美之處。
(2)嵐(lán蘭):山間霧氣。
(3)渥(wò握)如赭:好象厚厚地敷上一層赤色。
(4)石磴:石級。哀湍(tuān團(tuán)):聲如哀鳴的急流。
(5)太古:遠(yuǎn)古。
(6)班班:繁密、眾多貌。此狀雨密。
(7)鴻濛:原指宇宙未開時(shí)的渾沌狀態(tài)。此狀夜色朦朧。
(8)斗牛: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
(9)金波:金光閃爍的水波。
(10)高曠(Kuàng礦):高爽開朗。
(11)化劍:相傳唐時(shí)一探訪使攜雌雄二劍,躍鋏化龍沉于淵中。
(12)珠宮:龍宮。
(13)蛟龍窟:世傳蒼龍嘗臥于此洞中。
(14)石臺:指龍巷石。龍巷石在藤縣西北江中,冬月水涸,游人可登臺觀賞。
(15)螺堆:螺狀的江島。
(16)翠滑:謂螺堆上的植物青翠潤澤。
(17)霜降余:霜降后。余,以后。
(18)齒齒:排列如齒狀。
富禮
富禮(生卒年不詳),明代人,洪武間曾任廣西僉事。
朝代:明代
上一篇:徐棻《蒼梧即事》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袁袠《虞山別藩臬諸寅長三首》即事感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