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州三月三日
代業(yè)京華里(2),遠(yuǎn)投魑魅鄉(xiāng)(3)。
登高望不極(4),云海四茫茫(5)。
伊昔承休盻(6),曾爲(wèi)人所羨。
兩朝賜顏色(7),二紀(jì)陪游宴(8)。
昆明御宿侍龍媒(9),伊闕天泉復(fù)幾廻(10)。
西夏黃河水心劍(11),東周清洛羽觴杯(12)。
苑中落花掃還合,河畔垂楊撥不開。
千春獻(xiàn)壽多行樂(13),柏梁和歌攀睿作(14)。
賜金分帛奉恩輝,風(fēng)舉云搖入紫微(15)。
晨趨北闕鳴珂至(16),夜出南宮把燭歸(17)。
載筆儒林多歲月(18),襆被文昌佐吳越(19)。
越中山海高且深,興來無處不登臨。
永和九年刺海郡(20),暮春三月醉山陰。
愚謂嬉游長似昔(21),不言流寓欻成今(22)。
始安繁華舊風(fēng)俗(23),帳飲傾城沸江曲(24)。
主人絲管清且悲(25),客子肝腸斷還續(xù)。
荔浦蘅皐萬里余(26),洛陽音信絶能疏(27)。
故園今日應(yīng)愁思,曲水何能更祓除(28)。
作伴誰憐合浦葉(29),思?xì)w豈食桂江魚。
不求漢使金囊贈,愿得佳人錦字書(30)。
詩詞類別:即事感懷
來源:《粵西詩載》
(1)桂州。即今之桂林。
(2)代業(yè):署理。舊時指代理、暫任或試充官職。 京華:即京師。
(3)遠(yuǎn)投:原意爲(wèi)棄置,此指被貶至。 魑魅(chi mèi癡妹)鄉(xiāng):魑魅,古代傳說中山澤的鬼怪。古代中原一帶把南方看成山澤鬼怪出沒的地方,宋之問被貶到欽州,故稱“魑魅鄉(xiāng)。”
(4)望不極:望不盡。
(5)云海:從高峰向下望,有時白云彌漫,儼如大海,故稱“云海”。
(6)伊昔:舊時。 休盻:美好的看待。
(7)兩朝:指唐高宗和中宗兩朝。 賜顏色:得到皇帝的重視。
(8)二紀(jì):古代以十二年爲(wèi)一紀(jì)。
(9)昆明:即昆明池,在陜西長安縣西南,漢武帝元符三年所鑿。 龍媒:駿馬。杜甫《昔游》詩:“有能市駿骨,莫恨少龍媒。”這裏侍龍媒當(dāng)指陪伴皇帝。
(10)伊闕:山名。在河南洛陽縣南。后世作爲(wèi)天子所居之通稱。 天泉:池名。爲(wèi)帝王和羣臣游宴之所。
(11)“西夏”句:秦昭王以三日置酒河曲,見金人奉水心之劍,曰:“令君制有西夏。乃霸諸侯。”(見《晉書》)
(12)“東周”句:《晉書·束皙傳》:“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詩云:“羽觴隨波。”后世用爲(wèi)修禊之故事。 修禊:三月上巳,採蘭水上以祓除不禪。 羽觴:古代飲酒用的耳杯。
(13)千春獻(xiàn)壽:帝王生日,羣臣祝賀。
(14)柏梁和歌:漢武帝元封三年作柏梁臺,詔羣臣上千石有能爲(wèi)七言詩者乃得上坐,各人一句,句皆用韻,仿其體者爲(wèi)柏梁體。 睿(rùi鋭)作:杰作。
(15)紫微:天子之所居。
(16)北闕: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爲(wèi)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之處,舊亦用爲(wèi)朝廷的別稱。 珂:玉珂。馬絡(luò)頭上貝製的裝飾品,亦用以指馬。
(17)南宮:即尚書省。
(18)儒林:指學(xué)術(shù)界。
(19)襆(fú袱)被:用袱子包扎衣服,意爲(wèi)整理行裝。 文昌:星命家以文昌帝君爲(wèi)吉星,主大吉。 吳越:今浙江全省及江蘇省西南部、福建東北部之地。
(20)刺:刺吏。宋之問曾貶越州(治所在今浙江會稽)長史。
(21)嬉游:游樂。
(22)欻(xū須):如火光之一現(xiàn)。
(23)始安:今廣西桂林市。
(24)帳飲:在郊野設(shè)置帷帳設(shè)宴送別。
(25)絲管:音樂。
(26)荔浦:縣名,今屬桂林地區(qū)。 蘅(hēng衡):香草名,即蘅蕪。 皋(gāo高):水邊。
(27)絶能疏:“疏欲絶”之意。
(28)曲水:古代風(fēng)俗,于陰曆三月上巳在水濱宴飲,認(rèn)爲(wèi)可祓除不祥,后人因引水環(huán)曲爲(wèi)渠,流觴取飲,相與為樂,稱為“曲水”。 祓(fú弗)除:古代迷信風(fēng)俗,爲(wèi)除災(zāi)去邪而舉行的一種儀式。
(29)合浦葉:因作者被貶來欽州,所以自比合浦一葉。蓋花常有人鍾愛,而葉則無人憐惜。
(30)錦字書:用錦織成的字書。《晉書》載竇滔妻蘇氏織錦爲(wèi)《回文鏇璣圖》詩以贈其夫。舊用以指妻寄夫的書信。
宋之問
宋之問(公元六五六——七一三),字廷清,一名少連。唐代虢州弘農(nóng)(今河南靈寶縣)人,一說汾陽(今山西汾陽縣)人。早歲知名,武后時官尚方監(jiān)丞。因諂附張易之貶瀧州參軍。旋逃歸。中宗增置修文館學(xué)士,輿杜審言等同入選。后因罪貶越州長史。睿宗時流配欽州(治所在今廣西欽州市北),賜死桂州(治所在今廣西桂林市)。之問詩屬對精密,音韻諧調(diào),與沈佺齊名,號稱“沈宋”。二度流放,詩作內(nèi)容有所充實,一些紀(jì)行述感之詠被人傅誦。明人輯有《宋之問集》。
朝代:唐代
籍貫:河南靈寶
上一篇:王泳《斥金歌》詠物言志詩詞賞析
下一篇:劉克莊《桂州春日五絶句》即事感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