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琊山 (宋)王禹偁》詠安徽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連袤復岧峣②,峰巒架泬寥③。流名自東晉④,積翠滿南譙⑤。洞碧通仙界,溪明潤藥苗。古臺臨海日,絕頂見江潮。杉影拏云暗⑥,泉聲出竹遙。廟碑傳漢祖⑦,寺額認唐朝⑧。旱歲時沾稼,靈蹤合禁樵。詩章因我盛,屏障遣誰描? 近住人多秀,頻登酒易銷。圖經標八絕⑨,潛霍合相饒⑩。
①太宗至道元年(995),詩人自翰林學士外貶為滁州知州,該詩即寫于此時。詩中描繪了瑯琊山的峰巒洞壑、古寺林泉的幽境,對瑯琊山的美景贊不絕口,認為即使是潛霍名山亦不能與瑯琊山相媲美②連袤(mào):指山脈綿延不絕。袤:縱長貌。岧峣(tiáo yáo)山高峻貌。③泬(xuè)寥:空曠清朗的樣子。④東晉瑯琊王司馬睿曾避亂于此,后因之稱瑯琊山,故言“流名自東晉。”⑤南譙:郡名,故城在今滁縣,晉置。⑥拏: 即“拿”的異體。⑦據唐梁載言《十道志》:“豐山山上有漢高祖祠,又有飲馬池。”另據明宋濂《續皇明衡游瑯琊山記》認為是誤傳。⑧寺額:寺門上的匾額。認唐朝: 瑯琊山最早的廟宇開化寺是唐朝大歷年間修建的。⑨圖經: 指圖書經典。八絕: 即瑯琊八景: 庶子泉、白龍泉、明月溪、清風亭、望咍臺、歸云洞、陽冰篆、垂藤蓋。⑩潛霍: 潛山和霍山,均為安徽名山。此句言面對瑯琊八景,潛霍名山亦得相讓。
上一篇:《瑯琊山》詠安徽山水名勝詩詞
下一篇:《游瑯琊山·(宋)歐陽修》詠安徽山水名勝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