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疏亭》詠安徽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在宿州市北的城墻上。蘇軾為徐州州守時曾贈宿州州守一幅墨竹畫并詩,后宿州州守將畫與詩鐫于石,構亭儲之。因畫竹詩中有“月明浸疏竹”句,故名曰扶疏亭。元末毀于兵火,明弘治年間重筑。為皖北名勝之一。
上一篇:《秋浦歌十七首(錄十)·(唐)李白》詠安徽山水名勝詩詞
下一篇:《登扶疏亭·(清)呂云芙》詠安徽山水名勝詩詞
中國詩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國詞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詩詞是闡述心靈的文學藝術,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律和聲。中國傳統詩詞文化是世界文化文學上最獨特而美好的表現形式和文學遺產,詩詞是漢語特有的魅力和功能,這是其它任何語言所沒有和不能的。詩詞之美,止于臻美。品詩文網旨在弘揚中華名族的詩詞文化,傳承我中華文明。
上一篇:《秋浦歌十七首(錄十)·(唐)李白》詠安徽山水名勝詩詞
下一篇:《登扶疏亭·(清)呂云芙》詠安徽山水名勝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