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先秦·逍遙游》簡析
莊周著。見《莊子》,收于《先秦文學史參考資料》。逍遙游是莊子提出的一種絕對自由的精神境界。此文先描寫北海之鯤變化成鵬,其大無比,飛上了九萬里的高空,并將飛往南海。渺小的蜩與學鳩生活于局促的空間,對鵬的壯舉無法理解,反而進行了譏笑和議論。作者由此得出“小智不及大智”的結論。接著,作者首先揭示思想上被德行功利所束縛的人,其精神之不自由猶如蜩與學鳩,是“小智”之輩;其次,舉出宋榮子與列子,以其能擺脫一定的思想束縛,認為他們獲得了一定的精神自由,他們已儼然是“大智”之輩,“小智”者不能望其項背,但又認為他們畢竟仍各有所待,不能完全超脫;最后,才推出一切順應自然,概無所待,精神與“道”的運行完全相合的人,認為唯有這樣的“至人”,其精神才臻于絕對自由的逍遙游境界。對于怎樣擺脫束縛,獲得精神的自由超脫,作者提出了“無名”、“無功”、“無己”的準則,隨即一一加以闡述:先以許由拒絕堯讓天下于他的事例,說明如何達到“無名”;其次以藐姑射山神人的無為而治事例,說明如何達到“無功”;末了以莊子指點惠子處置大瓠與大樗的事例,說明如何達到“無己”。文章想象豐富,運用大量荒誕離奇的寓言和比喻構筑成篇,行文恣肆放佚,不露軌跡,呈現出浪漫主義的風格特色。
上一篇:《散文·近代·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簡析
下一篇:《散文·近代·道學外傳》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