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首唐人絕句》的主要內容,《萬首唐人絕句》導讀
唐代絕句詩總集。宋代洪邁編。洪邁 (1123—1202)字景廬,號容齋,鄱陽(今江西波陽縣)人。紹興十五年(1145)進士,官至端明殿學士。撰有《容齋隨筆》、《夷堅志》等。
淳熙七年(1180),洪邁因教幼子誦唐人絕句,匯集唐人五七言絕凡5400篇,手書為六帙。過了約兩年,洪氏將此書送呈孝宗,供采擇題扇。數年后,他又陸續補輯,遂得萬首之數。又于紹熙元年 (1190) 至二年,先后在會稽(今浙江紹興)、鄱陽兩地雇工雕板。紹熙三年 (1192) 春,工程告竣,他刷印、裝訂了一部,“共二十一冊,用匣盛貯”,進呈光宗,受到了光宗的嘉獎。
洪邁此書共100卷,每卷100首。其中五言25卷,七言75卷。末又附六言1卷,錄詩38首。此書編集時,曾從唐代諸家詩文集、野史雜傳、筆記小說中廣泛搜集資料,它在唐人絕句資料的保存方面,作出了貢獻。對于唐人絕句在流傳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張冠李戴的現象,“如王涯在翰林同學士令狐楚、張仲素所賦宮詞諸章,乃誤入于王維集,金華所刊杜牧之續別集,皆許渾詩也”(洪邁《萬首唐人絕句序》)等等,編者也作了改正。又,此書成書早,編者多見古本,所以它在校勘上具有較高的價值。但是,此書也存在不少缺點,大致說來有如下幾個方面: 1、隨得隨錄,邊編邊刻,略無銓次。所錄詩人多不依時代先后編排,一人之詩分置數處的現象也很普遍。2、誤收非唐人之詩。如誤收宋人之詩,混入梁何遜之詩等等。3、收入非絕句詩。如截取律詩的前、中、后四句作絕句,以古詩中的一解為絕句等等。4、存在重出現象。如同一首詩數見,或署同一作者姓名,或署不同的作者姓名。5、從收載全部唐絕的角度來要求,遺漏尚多。6、其他訛誤,如題名失實、以彼作此等等。
此書除宋刻外,有明嘉靖二十年(1541)陳敬學仿宋刊本,101卷(包括六言1卷)。1955年文學古籍刊行社曾據以影印。又有《四庫全書》本,佚五絕9卷,僅存91卷。
明萬歷年間,趙宦光、黃習遠曾增補、修訂此書,刊于萬歷三十五年(1607)。趙、黃二人對此書的增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刪去誤收、重出、非絕句之作“共219首”(黃習遠《重刻 〈萬首唐人絕句〉跋》)。2、“補入四唐名公共101人,遺詩共659首,總得10477首”(黃習遠《跋》)。對于新增人及新增詩,均于其名下或詩后,注一補字。3、重加銓次。“詩以人匯,人以代次,厘為40卷” (黃 《跋》)。其中五言 (六言附其末)10卷,七言30卷。五言10卷中,分成初、盛、中、晚唐四個階段編排(初唐1卷,盛唐2卷,中唐4卷,晚唐2卷,釋子、羽流、閨秀等及六言1卷)。七言亦然。4、改正了洪邁原編本的其他一些錯誤。總之,此本彌補了原編本的許多缺欠。當然,它也仍有一些不是之處。如原編本的缺點并沒有都得到糾正,漏收的現象仍然存在,按照“四唐”的分期編排并不完善,等等。此書北京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均有藏本。1983年書目文獻出版社有鉛印本。又,清代王士禛曾從洪氏此書中選出895首,編成《唐人萬首絕句選》7卷行世。
上一篇:《萬病回春》的主要內容,《萬病回春》導讀
下一篇:《嚴州圖經》的主要內容,《嚴州圖經》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