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綱要》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法國大化學家拉瓦錫的名著。書出版后多次重印,并被譯成多種文字。本書是對1777年的《燃燒概論》一文以來的化學實驗和研究成果的全面總結。在“序言”中,把元素定義為“已知分析達到的終點”這比波義爾的定義更確切些。該書第一章是他對以往論著的進一步的總結。其中有燃燒理論,氣體的形成和分解酸的形成,大氣和水的成分,新的化學命名法等。全書最有創造性的應推為第二章。在這一章里,他制訂了包括當時已知的33個元素的元素表(從現在看,只包括23個元素,其余的實屬非元素的熱、光、堿金屬的鹽類物質)和酸與堿的圖表。全書其他章節主要對各種化學變化提出他的解釋。本書所有插圖均為他的夫人所繪)。要指出的是,作者應用定量實驗方法來證明質量守恒定律,這是本書的重要貢獻。此外他把能助燃、助呼吸的原先叫做酸化要素(Brincipe Oxigine)的氣體,在此書中正式改名為氧(Oxygene)即“成酸元素”之義。該書把化學目標確定為“化學以自然界的各種物質為實驗對象,旨在分解它們,以便對構成這些物體的各種物質進行單獨的檢驗。”從現在看,此書存在不少錯誤,但它標志著近代化學革命的完成。
上一篇:《動物哲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北堂書鈔》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