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坊書簡》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法國作家、詩人阿爾方斯·都德的散文隨筆故事集。中文版本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于1989年出版發行、收入《文化生活譯叢》(XXV)。全書共11萬字,包括24篇散文隨筆。在書中,讀者可以隨作者一同探尋“磨坊主戈里葉的秘密”,“金腦人的傳說”拜訪“博凱爾的驛車”、“塞甘先生的山羊”、“教皇的母騾”、“桑吉奈爾的燈塔”、“畢克修的文件袋”、“戈歇神父的藥酒”、結織“詩人米斯特拉爾”、“老夫老妻”“居居鄉的神父”、“海關人員”、“阿爾姑娘”……自然、美麗、神奇、苦難,仿佛進入一個童活的世界。
在法國南方普羅旺斯省阿爾鎮郊外的一座山崗上,有一間荒廢了20年的磨坊。站在這里,普羅旺斯的美麗景致盡收眼底:陽光下的松林,遠處的阿爾卑斯山峰,寂靜中突然傳來的木笛聲、驢子的鈴聲、鷸鳥的啼聲……這是與騷鬧的巴黎截然不同的環境。法國作家都德一入冬就到這兒休憩,因為“都德先生覺得這磨坊合他的心意,可以用作從事詩篇創作”。
書中以散文詩的語言敘述的一個個故事,娓娓聽來,飄渺而不空乏,細膩而不瑣贅,充滿了生活情趣。所有純潔真摯的心靈都會從中感受到作者對自然與美的童稚般的迷戀,和對生活的真誠熱愛。詩人別出心裁的以自已購買磨坊的產權轉讓儀式為本書的序言,其中寫道:“這項交易達成是在邦伯利古斯特,賀諾拉的事務所中,見證人有佛朗塞·瑪瑪伊,吹六孔笛的老藝人,和叫做基革的路易塞,一個持十字架的白衣修士;”我想,讀者也不妨扮成“一個持十字架的白衣修士”,去充作見證人吧。
上一篇:《真理與方法》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社會選擇與個人價值》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