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繪畫、雕塑·《隨隨便便》
《隨隨便便》典型地說明畢卡畢亞的創作從立體主義向達達主義的過渡。這幅作品不是十分有吸引力的作品,但卻反映了對藝術語言及藝術形式的歡樂情緒及動勢的探討。他所強調的乃是形象的幾何性安排。在《隨隨便便》中,色彩更加強烈更加深沉,紅黑相間、提示了行列的韻律圖式。這幅畫表明在強調實際事件時——一個行列——是脫離了正統的立體主義的,并且相對立體主義范疇里的事件。保持一個實在的特點。對于主題的關心,使他在這幅畫中放棄了立體主義,并開始創造一個神秘的機器的世界。這幅作品的內容就像題目所揭示的那樣,是不具體的,作為繪畫它沒有對大自然景物的摹擬,而是減弱乃至消除大自然的真實客觀對象。因此,畢卡畢亞在這里的最終目標是,純藝術手法的結構探索,并發揮它們的潛在性能。《隨隨便便》是一幅有個性的、走向抽象和富有詩意的立體主義繪畫,顯示了畫家對于抽象形體的志趣和幻覺效果的偏愛,這種效果在作品中是通過寫實與抽象、文藝復興的透視與立體主義的塊面結構,錯綜復雜的結合而獲得的。在這件作品中,畢卡畢亞關心的是,他所占有的創作空間與色塊形狀的形式關系。
上一篇:西方文學·繪畫、雕塑·《維納斯的誕生》
下一篇:西方文學·繪畫、雕塑·《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