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及利亞三部曲
長篇小說。作者[阿爾及利亞] 穆罕默德·狄布。三部曲是《大房子》(La Grande m-aison,1952) 、《火災》 (L’incendie,1954) 和《織布機》(Le Me-tier a tisser,1957)。這是穆罕默德·狄布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小說的主要情節發生在1939年至1942年美軍在北非登陸,基本上概括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后阿爾及利亞的歷史,描繪了這個時期阿爾及利亞鄉村農民、城市貧民和無產階級的生活圖景,指出了革命的必要性。第一部《大房子》,敘述了一個名叫奧馬爾的男孩的苦難童年。由于殖民主義者掠奪了農民的土地,阿爾及利亞農民被迫離開肥沃富饒的平原,遷往貧瘠干旱的山區,他們無以為生,只好給殖民者干活,以出賣勞動力換取口糧。小說深刻地揭露了阿爾及利亞農民在殖民主義者奴役下的貧苦生活。第二部《火災》,被認為是三部曲的靈魂,描寫了革命者哈密特領導雇農們所進行的罷工斗爭。由于殖民者用收買、拉攏的手段瓦解了農民內部,罷工運動終于被鎮壓下去,但革命的火種已在人們心中燃起。第三部《織布機》寫了產業工人運動的萌發階段,沒有什么情節,多為人物對話。三部曲被認為是阿爾及利亞抗戰時期社會現實的縮影。
上一篇:阿契貝
下一篇:阿拉丁和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