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庭詩
越南作家。原籍河東省富川縣(今屬河山平省)人,出生于老撾瑯勃拉邦。1930年隨父由老撾返回越南。1941年參加越盟領導下的活動。兩次被法殖民當局逮捕。八月革命后,曾任文化救國會總書記。從1958年起,任越南作家協會主席。他的創作是多方面的,主要集中于三個方面: 文藝理論與評論、詩歌、小說。文藝理論與評論方面的代表作有《認清道路》 和《現實與文藝》(抗法戰爭初期)、《文學中的若干問題》 (1956)、《小說創作者的任務》 (1964),立論嚴謹,分析透徹,在文藝界頗有影響。主要詩作有《戰士》(1958)、《黑海之歌》(1958)、《清澈的河水》(1974)。他的詩以歌頌祖國為最重要的主題,含蓄、凝煉,富有哲理性。小說方面的主要作品有《沖擊》 (1952)、《蘆江畔》 (短篇小說集,1957)、《火的洗禮》 (1966)、《決堤》 (第1集,1962,第2集,1970),大多是反映抗法戰爭和抗美救國戰爭中人民群眾和部隊的斗爭生活,熱情歌頌他們的英雄業績和高尚品質。其中《沖擊》獲1951—1952年度文藝二等獎。
上一篇:阮公歡
下一篇:阮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