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綏達
阿拉伯傳統長詩的形式。這種詩歌應循同一格律,一韻到底。每首蓋綏達應不少于7行或10行(每行為雙聯句),一般在三、五十行左右。作韻腳的詞要隔數行才可重復。一首“蓋綏達” (“長詩”)往往包含幾個內容: 它多以“納西布” (情詩)起頭,繼而描繪沙漠旅途、坐騎等,最后往往是寫出詩中主旨:或矜夸,或贊頌,或諷刺……但亦有詩人,如歐麥爾·本·艾比·賴比阿、麥阿里等,多在詩中寫單一的內容題材。這種體裁的詩歌因其長,故有的詩人作一首詩時并非一氣呵成,而是在較長的時日里,斷斷續續地完成。“蓋綏達”這一形式后由阿拉伯傳至波斯、土耳其等文學中,成為這些國家詩歌的一種格式。
上一篇:蓋斯·魯蓋亞特
下一篇:真主的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