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劉光第
字裴村。四川富順人。家貧,早孤。清德宗光緒八年(1882)舉人。次年,登進士第,授刑部廣西司主事。旋返里。光緒十年,居母喪。光緒十四年,赴京就職。光緒二十四年夏,加四品卿銜,在軍機章京上行走,參與新政。嘗自謂“并無新、舊之見。新者、舊者均須用好人,天下方可久存”(《京師與厚弟書》),希望“維新守舊,咸得其宜”(《上張安圃師書》)。常畏新、舊黨爭之禍,擬急流勇退。未幾,政變作,遇害。史稱“戊戌六君子”之一。終生力學篤行,嚴于律己,慎于交游,守約行簡。憂傷國事,關心民瘼,剛正清廉。處世以“雅澹”、“冷僻”自居,以磨礪品行、涵養道德為務。喜游覽,能詩文,善書法。嘗言古文“可兼經濟學,非尋常詞章可比”(《自京師與自流井劉安懷堂手札》第二十七函);“詩文必無一贗語,而不欺其志,斯無愧著作”(見高楷《劉楊合傳》)。光第雖重文而輕詩,其寫景紀游,刺時撫事之詩俱有佳作。其《城南行》、《美酒行》、《萬壽山》、《屯海戍》為感諷時事之作。《洋芍藥感賦》為感嘆中華傳統文化的衰微而作。寫景之作以峨眉紀游詩最見功力。梁啟超評其詩“在韓、杜之間”(《劉光第傳》)。陳衍評其詩“筆力雅健,思路迥不猶人”(《近代詩鈔》)。錢仲聯評其詩“工于設色,故寫景之作為最勝”,“刺時之作,大聲疾呼,讀之令人心驚骨折”(《夢苕庵詩話》)。有《介白堂詩集》、《衷圣齋詩集》,均收詩三百馀首;《劉光第集》收詩六百馀首。生平事跡見《清史稿》卷四六四、梁啟超《戊戌政變記》。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馮舒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劉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