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朱琦
字伯韓,一說字濂甫,號伯韓。廣西臨桂(今桂林)人。清宣宗道光十一年(1831)舉人,道光十五年,成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改御史。深憂國勢衰頹,而恥士氣萎靡、言官無敢諫者,屢上書言國事,切直敢言,時與蘇廷魁、陳慶鏞號“諫垣三直”;合金應麟,又號“四虎”。以言不見用,于道光二十六年去官歸里。太平天國起義時,在廣西辦團練守城,文宗咸豐六年(1856),起為道員。咸豐十年,隨浙江巡撫王有齡之杭州,總理團練局。次年,太平軍攻破杭州,死于亂中。其詩、文均受桐城派影響,曾自言其詩“早年取徑香山,及與伯言梅郎中(梅曾亮)游,始改師杜、韓及北宋諸家。”(宗鑒成《怡志堂詩集書后》)。其《感事》、《王剛節公家傳書后》、《關將軍挽歌》諸作,記述鴉片戰爭史實,謳歌抗英殉難將士,“表揚忠節,感泣鬼神”,而“氣韻沉雄,風骨俊逸”(林昌彝《射鷹樓詩話》)。梅曾亮論其詩稱:“學韓而自辟異境”,“樂府及五、七古視近體尤勝,其中長篇雄深峻邁,如百金駿馬,驀坡注磵,絕不蹉跌。”(《怡志堂詩集初編·評跋》)。有《怡志堂詩初編》八卷、《怡志堂文初編》六卷。生平事跡見《清史稿》本傳,方宗誠《朱伯韓先生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朱升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李嘉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