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劉攽
字貢父,一作戇父、贛父,人稱公非先生。臨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宋仁宗慶歷六年(1046)進士。仕州縣二十年,始為國子監直講。神宗熙寧(1068—1077)初,判尚書考功、同知太常禮院。熙寧四年(1071),通判泰州。熙寧八年,知曹州。熙寧十年,為開封府推官。元豐元年(1078),為京東轉運使。徙知兗、亳二州,黜監衡州鹽倉。哲宗元祐元年(1086),知蔡州,入為中書舍人。元祐四年,卒。攽嘗佐司馬光修《資治通鑒》,以史學稱,詩名為其所掩。所撰《彭城集》,存詩一千二百多首。劉攽主張“詩以意為主”(《中山詩話》),不尚文詞雕琢,他的許多詩以“平易”見長。七律如《杜介供奉園亭》、《觀灌園偶書》、《早春郊外》,五絕如《東樓》、《長門曲》、《池上》,七絕如《種花》、《雨后池上》、《夜坐》,極少用典故,明白如話。蘇軾贊揚他的七古《送王仲素寺丞歸潛山》詩格“奇古”(《蘇軾文集》卷五○《與劉貢父》第四簡)。蘇軾還贊揚他的一些“回文小闋,律度精致,不失雍容”(同上第三簡),可惜此類作品,只有《雨后回文》、《旅舍不寐作回文四句》傳下來(詞未傳)。《宋史》卷三一九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劉大櫆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劉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