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宋代部分· 陸游集》新詩鑒賞
詩文別集,一百三十七卷,詩八十五卷,南宋陸游撰。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試禮部,因名在前列觸怒秦檜(影響其子的科考名次),被黜免。孝宗即位任樞密院編修官,賜進士出身。曾為州通判,入四川宣撫使幕,從軍南鄭,范成大帥蜀曾為四川制置使參議官,遍游蜀中各地,后因在江西發粟賑災被劾免,閑居十余年。晚年以寶謨閣待制致仕。
陸游為我國古代存詩最多的詩人(如果把“乾隆”也算作詩人,那么“乾隆”除外),留存至今的詩篇幾近萬首。陸詩的基調是表現南宋時期廣大人民要求恢復中原,抵御金人入侵,反對民族投降的強烈的愛國主義呼聲。其詩內容極豐富,幾乎涉及社會生活各方面。有歌頌抗金將領,揭露當權統治者賣國求安的罪行的詩篇。如《金錯刀行》《關山月》《夜讀范至能攬轡錄》《感事》等,這類作品感情激憤,如火熾烈;也有同情人民疾苦,反映人民備受盤剝和壓迫的作品,如《秋獲歌》《午飯》《喜雨歌》《甲申雨》等,這些往往和反抗金人入侵,反對投降結合起來;更有大量的篇章描寫生活美和自然美,表現了作者的樂觀豪放的性格和積極向上的精神,如“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臨安春雨初霽》)等。陸氏愛國詩篇慷慨悲壯,具有戰斗精神的鼓舞力量,富于浪漫主義色彩。
陸游長于七律、七絕、七古。七律既有豪放雄健的氣勢,又有細致入微的刻畫,工于對仗,對偶中頗多概括性很強的警句。七絕則善于表現重大題材,七古則富于想象。
陸詩在南宋詩壇影響很大,江湖詩人及宋亡后遺民詩人很多師法陸游。陸詩因產量高,故不免有粗糙雷同之病。其《南定樓遇急雨》有句“江山重復爭供眼,風雨縱橫亂入樓”可作讀陸詩之感受看,上句言其意象多重復,下句言其氣勢豪邁。
陸詩集名《劍南詩稿》,為其長子子虛所編。陸游生前為紀念蜀中的軍旅生活,于嚴州自編詩集二十卷,以川北的戰略要地“劍南”為名。后陸續編輯出蜀以后的作品,陸子虛通前后編編成《劍南詩稿》八十五卷,《遺稿》七卷,刊于江州。明末毛晉曾據此本重刊,是為傳世之汲古閣本。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以毛氏本為底本,參校宋刻殘本合《渭南文集》而編成此書。
有中華書局1976年排印本。
上一篇:《詞曲總集·別集·曲·筆花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明代部分·詠懷堂詩集》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