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文集·六十種曲
元明傳奇選集。傳奇采用的是南方音樂系統,故又稱“南曲”或 “南戲”。南戲在南宋時已在民間廣泛流行,但在元代卻沒有多大影響,直到元末明初,才漸漸占據全國的主要舞臺。到明代中期,傳奇在舞臺上始獨領風騷,成為明代文學的標志。近代學者錢基博甚至認為,明代文學只有兩種體制為前代所無,一是八股文,一是傳奇。明末江蘇常熟有一位富翁,名叫毛晉 (1599-1659),擁有四萬八千多冊藏書,而且多宋元刻本,他專門修建一座藏書樓來安放這一批稀世之寶,名曰 “汲古閣”。這位富有的藏書家胸懷寬廣,特地請了一批專家,陸續將 “汲古閣”所藏善本刊刻出來,如 《十三經》、《十七史》、《六十名家詞》、《六十種曲》等,成為后代讀書界流傳的佳話。據說,馮夢龍、凌濛初等人參加了 《六十種曲》 的編選與校訂工作?!读N曲》原來是一部叢書,分為六套,每套十種,三年內叢書陸續出齊。叢書沒有總名,只是在每套第一種的扉頁上題“繡刻演劇十本”。直到清代康熙年間重印時,六套同時推出,才有了 《六十種曲》 這一書名。令現代學者莫名其妙的是,《六十種曲》 收入了一種雜劇,這就是王實甫的 《西廂記》?!段鲙洝?當然是杰作,但在音樂形式上屬于雜劇,在五十九種“南腔” 中竄入一部元人的 “北調”,自然令人莫名其妙。這也許是因為《西廂記》五本二十則的體制,不合北曲(雜劇) 一本四則的慣例,卻與傳奇相近,故編選者將其作為 “傳奇” 收入。臧懋循《元曲選》 不收 《西廂記》,他在自序中說: “或又謂 《西廂》亦五雜劇?!?“或又謂” 者,是“有人又說”,反過來講,就是當時有人如臧懋循,是并沒有將《西廂記》 視為雜劇的。這樣看來,《六十種曲》 的體例還是統一的,是一部傳奇總集。
上一篇:文學·附:語言學·六書
下一篇:宗教學·佛教·六祖壇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