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學的內容·宋代文言小說·宋代的志怪·北宋的志怪集
北宋的志怪集,首先要提到的是徐鉉的《稽神錄》。徐鉉(916—991),字鼎臣,揚州廣陵人。在五代南唐時官至吏部尚書,后隨后主入宋,繼續為官。作為當時有名的學者,他參與編纂了《太平御覽》《文苑英華》和《太平廣記》這幾部大型類書。據說在編《太平廣記》時,徐鉉想把自己的《稽神錄》收進去,托人去問總纂李昉。李昉說:“詎有徐率更言無稽者?中采無疑也。”(《楓窗小牘》卷上)所以,《太平廣記》中有不少《稽神錄》的文字。
此書原為10卷,今本6卷,并補遺、拾補各1卷。它繼承六朝志怪傳統,以“明道之不誣”為己任,記載了不少唐五代的神怪故事和軼聞,“其文平實簡率,既失六朝志怪之古質,復無唐人傳奇之纏綿”①。的確,《稽神錄》標志著志怪小說由唐入宋的一個轉折,開宋志怪偏重“記實”和迷信報應的風氣。
根據《郡齋讀書志》記載,該書寫了20年,至南唐保大十三年(955)才完成。但實際上,書成之后,乃至入宋以后,徐鉉都不斷有所增補。因為《稽神錄》對宋代志怪小說創作的影響,我們把它看做是宋代第一部志怪小說集。
與之同時出現的,又有《江淮異人錄》,2卷,作者吳淑。吳淑(947—1002),字正儀,潤州丹陽(今屬江蘇)人。南唐時為校書郎直內史,入宋后授大理評事,也參加了《太平御覽》《太平廣記》等書的編纂,在當時以博學著名。他是徐鉉的女婿,與其翁丈一樣,也對神怪之說興趣頗濃,所以有《江淮異人錄》的編寫。但此書與《稽神錄》也有所不同,《稽神錄》談鬼說神,重視記事;而《江淮異人錄》則專記奇人異士。書中載道流、俠客、術士之類共25人,雖涉鬼怪,卻頗重依據,故往往見信于人。如書中“耿先生”條,記耿謙之女能詩而通道術,在保大年間被迎入宮中煉丹制藥事,都被宋朝馬令、陸游所作的《南唐書》采用了。由此可見宋人作小說的態度和對小說的看法。另外,《江淮異人錄》以奇特的想象寫俠客劍士,開后代武俠小說風氣之先,對小說的發展也是一個始料未及的貢獻。
在北宋,比較有特色的志怪小說,還有《茅亭客話》,黃休復撰。黃休復,字歸本,通《春秋》,潛心畫藝,著《益州名畫錄》。《茅亭客話》是一部專記五代前后蜀至宋真宗時的蜀中異事的志怪集,沒有一條他鄉故事?!犊S讀書志》著錄10卷,稱這是黃休復在書齋中記錄賓客所說的軼聞異事,擇其“合道旨、屬懲勸者”而作成的。它多涉神怪,尤其以記道家靈跡、談煉丹服藥和導引之術的故事為最多,多怪誕不稽,荒唐可笑。但書中涉及到的有關蜀地的社會情況、風俗掌故以及文學藝術方面的資料,卻足可珍貴,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北宋還有一部頗有影響的志怪集,是張師正的《括異志》。張師正(1016—?),字不疑,襄國(今河北邢臺)人。進士試擢甲科,為太常博士,后由文官轉任武職,游宦40年?!独ó愔尽方翊?0卷,多為神怪故事,且注明出處,以示征信。其中引人注意的篇章是卷三的《王廷評》,記狀元王俊民事,是后來著名的王魁負桂英故事的原型。后夏噩有著名傳奇《王魁傳》傳世。卷10《鐘離發運》寫鐘離瑾嫁婢、后得善報的故事,似為真人真事,流傳很廣,在明代《醒世恒言》中被改編為通俗小說《兩縣令競義嫁孤女》。
北宋最著名的小說家,當提到張君房。張君房,字尹方(一作允方),安陸(今屬湖北)人。景德二年(1005)進士。大中祥符年間,奉命參與修校《道藏》,至天禧三年(1019)完成。后又取《道藏》精華,編為《云笈七箋》120卷。張君房博學多聞,最喜著書,而又好怪異之事,所作小說多達5種,最有名的是《乘異記》和《麗情集》。
《乘異記》3卷,今存節本,所記是五代至北宋咸平間的仙道幻術、鬼神報應之事,基本上是質實無文的志怪格局。《麗情集》則是一部匯集唐宋傳奇歌序的小說選集,原為20卷,今存四十余篇,多為唐人作品。其特點,一是專收麗情故事,都以女性為主角;二是大量引入詩歌,其傳奇文往往有歌行與之相配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燕子樓》《薛瓊瓊》《愛愛》等,都是盛傳一時的時聞,對后代的影響很大。
注釋
①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第11篇《宋之志怪及傳奇文》。
上一篇:先秦兩漢文學·先秦兩漢文學的原始典籍·秦漢文學原始典籍·別集類
下一篇:宋代文學·宋代文學批評·宋代的古文運動與文論·古文運動與詩文革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