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書法篆刻·五代兩宋書法
唐代的尚法,使書法的學習有了規律可循,但也暴露了其弱點,即過分拘束于法度則不利于個人藝術情趣的發揮。特別是唐代后期,其弱點暴露得更加充分。于是人們反其道而行之,“尚意”的思潮得到發展。尚意思潮的開拓者是五代時期的楊凝式。楊凝式是個過渡性的人物,他的書中有唐人尚法所培養的嚴格的法度精神。同時,借助其佯狂行為,又在書中加進了抒情的因素。這些卻給予宋代書家蘇軾、黃庭堅、米芾等以極大的啟發,從而使宋代的書法形成尚意的趨勢。
楊凝式(873~954),字景度,華陰(今屬陜西)人。歷仕唐和梁、唐、晉、漢、周六朝。官至太子少師,人稱楊少師。其父楊涉為唐末宰相,時朱溫欲篡唐自立,楊凝式曾勸父不要將印交朱,楊涉聽后十分恐慌,楊凝式亦怕事泄全家受害,即佯狂終身。楊凝式能寫很規矩的字。蘇軾說:“自顏柳氏沒,筆法衰絕,……獨楊公凝式,筆跡雄杰,有二王顏柳之余?!爆F存《盧鴻草堂十志圖跋》是他這一方面的代表作。但他的另一些作品則全然不同。如《韭花帖》(圖92),筆墨含蘊,筆畫似有彈性,富有很濃的抒情色彩。其他作品如草書《神仙起居法》、《夏熱帖》,抒情色彩則更加濃重,而且字形上亦有強烈的變化。包世臣說他的字“善移部位”,以“展蹙”之法變化顏柳的舊勢。董其昌說其佳處是“欹斜取態”。米芾則說其字“淋漓快目”、“天真爛熳”。總之,他的字在當時是打破常規的,以“不衫不履”的怪樣子出現于書壇。這可能于其佯狂的身份有關。蘇、黃、米諸人吸取了他的精神內核,而使“尚意”書風得到正常的發展。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四川)人。曾官禮部尚書、翰林學士等。他是中國歷史上的杰出詩人、文學家和書法家。書法上和黃庭堅、米芾、蔡襄合稱蘇黃米蔡。蘇東坡是“宋尚意”書潮的主要倡導者。他在許多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張。如“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執筆無定法,但使虛而寬”。又說“吾雖不善書,曉書莫如我,茍能通其意,常謂不學可”。他又說自己書法的特點是“如綿裹鐵”。黃山谷說:“東坡書,學問文章之氣郁郁芊芊,發于筆墨之間,此所以他人終莫能及也?!彼m主張無法,但也有他自己的方法,只是主張對法要看得寬泛些。他的字也有毛病,如董其昌就曾指出“坡公書多偃筆,亦是一病”。他的作品有《蘇州寒食詩帖》、《前赤壁賦》、《洞庭春色賦》、《榿木詩》等。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又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官著作郎、吏部員外郎等。他是著名詩人、書法家。宋代四大書家之一。黃山谷的書法極有特色,其楷書創造了一種中宮收緊、長畫四展的所謂放射狀書體,人謂“黃體”;其草書則創造了張旭、懷素之后又一個高峰。從效果看,他的草書充分發揮了點畫的抒情作用,當時以及后世的書家都曾給予很高的評價。如蘇軾說:“魯直小書爾雅,以平等觀作欹側字,以真實相出游戲法,以磊落人書細碎事,可謂三反。”趙傳說:“黃書如抱道足學之士,坐高車駟馬之上,橫鉗高下,無不如意?!蓖跏镭懻f:“平生見山谷書,以側險為勢,以橫逸為功,老骨顛態,種種槎出?!笨涤袨檎f:“宋人書以山谷為最,變化無端。”黃山谷的作品甚多,行楷如《寒山子龐居士詩卷》(圖93)、《范滂傳》、《松風閣詩》;草書有《廉頗藺相如傳》、《諸上座》、《李白憶舊游詩》等,俱是傳世佳作。
米芾(1051~1107),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等。初居太原,后遷襄陽,又遷潤州(今江蘇鎮江)。官書學博士、禮部員外郎。有怪癖,人稱米顛。宋代四家之一。精鑒賞、富收藏。著有《書史》、《海岳名言》等。《宋史》本傳說他“妙于翰墨,沉著飛翥,得王獻之筆意”。蘇軾說:“米書超逸入神”,“風檣陣馬,沉著痛快”。黃山谷則謂“元章書如快劍斫陣、強弓射千里,所當穿徹。書家筆勢,亦窮于此”。米芾自稱其字為“刷字”。米芾的代表作有《蜀素帖》(圖94)、《元日帖》、《苕溪詩》、《多景樓詩》等。
蔡襄(1012~1067),字君謨,興化仙游(今福建莆田)人。曾官福州、泉州、杭州。有善政。官至端明殿大學士。宋四家之一。有人說,“蘇黃米蔡”中的蔡,原指蔡京,因蔡京人品不好,后改為蔡襄。如按照年齡,蔡襄比蘇軾大25歲,比米芾大39歲,不當放在最后。蔡襄的字工穩有法度,能寫大楷,但創造性不夠。作品有《萬安橋記》、《陶生帖》等。
趙佶(1082~1135),即宋徽宗,1101~1125在位。他在政治上是一個昏庸的皇帝,但在書畫上卻頗有成就。他主持編寫的《宣和書譜》和《大觀帖》等,對后世都產生了很大影響,其書則開創了“瘦金體”?!稌窌吩疲骸盎兆谛胁菡龝P勢勁逸。初學薛稷,變其法度,自號瘦金書。意度天成,非可以形跡求也?!钡珡默F存書跡看,其“瘦金書”主要來自薛曜《游石淙序》。薛書較為隨意,趙佶書則十分精致和規范化。趙佶的作品有真草《千字文》、《秾芳詩》等。
上一篇:傳統文化·書法篆刻·書論與欣賞
下一篇:傳統文化·古典戲曲·京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