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兩漢·孟子閉門著書
孟子曾游說齊、梁等諸侯國,宣揚王道仁政。他不贊成法家的富國強兵之術,反對以武力來實現統一的霸道,而主張以避免流血的王道來實現大一統的局面。孟子的設想在當時是脫離實際的空想,因而被視為“迂遠而闊于事情”。孟子在四處碰壁后,只得回到老家鄒國,與弟子公孫丑、萬章等一起閉門著書,編成《孟子》一書。《史記·孟子列傳》:“道既通,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于事情。當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于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上一篇:魏晉南北朝·孝文帝賦詩效七步
下一篇:兩宋·宋古文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