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嫦娥
【出典】 見“月中孀”條。
【釋義】古代傳說,嫦娥為后羿之妻,竊不死之藥以奔月。后常以嫦娥詠月或泛稱美女。
【例句】 ①何事霜華催鬢老,把杯獨對嫦娥笑。(秦觀《蝶戀花》[今歲元宵明月好]477)這里以嫦娥代指明月。②正是斷腸凝望際,云心捧得嫦娥至。(趙令畤《蝶戀花》[數夕孤眠如度歲]494)這里的嫦娥指美人。謂正凝望處,美人忽至。③昨夜月華明似練,花影畔,算來唯有嫦娥見。(楊端臣《漁家傲》[樓鼓數聲人跡散]1045)這是說獨立花間,只有月中嫦娥能見到,意謂無人作伴。④舉酒勸嫦娥,長使清光滿。(洪適《生查子》[八月列盤洲]1381)這是說舉酒勸月,能使長圓不缺。⑤嫦娥為伴,夜深同駕霜月。(石孝友《念奴嬌》[平湖閣上]2036)這是說與嫦娥結伴,駕月遨游。⑥怕嫦娥、隔窗偷看,須下卻、帳兒睡。(李曾伯《水龍吟·甲申潼川玩月》2784)這是說怕被月中嫦娥窺見,故把帳放下。
上一篇:典故《嬋娟》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察淵魚》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