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蜀城高髻
【出典】 《摭遺》:“蜀中有紅梅數本,郡侯建閣扃鑰,游人莫得見。一日有兩婦人高髻大袖憑欄大吟,郡侯啟鑰,闃不見人,惟東壁有詩云:‘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種春風有兩般。憑仗高樓莫吹笛,大家留取倚闌干?!?據宋·陳景沂《全芳備祖》前集卷四《花部·紅梅》之《事實祖·紀要》引)
【釋義】 傳說蜀州有紅梅數株被鎖于閣內。閣中忽然出現兩高髻婦人憑闌而笑并題詩于壁,似為紅梅幻化。
【例句】 吳苑雙身,蜀城高髻,忽到柴門。(王沂孫《一萼紅·前題》3358)此詞詠紅梅,句中引傳說故事以切題。
詩詞典故·蜀城高髻
【出典】 《摭遺》:“蜀中有紅梅數本,郡侯建閣扃鑰,游人莫得見。一日有兩婦人高髻大袖憑欄大吟,郡侯啟鑰,闃不見人,惟東壁有詩云:‘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種春風有兩般。憑仗高樓莫吹笛,大家留取倚闌干?!?據宋·陳景沂《全芳備祖》前集卷四《花部·紅梅》之《事實祖·紀要》引)
【釋義】 傳說蜀州有紅梅數株被鎖于閣內。閣中忽然出現兩高髻婦人憑闌而笑并題詩于壁,似為紅梅幻化。
【例句】 吳苑雙身,蜀城高髻,忽到柴門。(王沂孫《一萼紅·前題》3358)此詞詠紅梅,句中引傳說故事以切題。
上一篇:典故《蕣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蜀天子》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