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叔子
【出典】 見“羊公緩帶”條、“羊祜登山處”條。
【釋義】 西晉征南將軍羊祜,字叔子,儒雅風流,為晉統一中國立有大功。他長時期鎮守荊州,登峴山,感慨以往登臨者湮滅無聞。后多用“叔子”之典詠風雅守令或將軍,亦用以詠荊州和登臨。
【例句】 ①當年叔子,何事傷懷抱。名與此山俱,嘆無聞,真成可笑。(曹冠《驀山溪·乾道戊子游涵碧》1538)這里的“叔子”,指羊祜,因登峴山,故聯想到羊祜為國建功立業和登臨此山,大發感慨的種種事跡。②叔子獨千載,名與漢江流。(陸游《水調歌頭·多景樓》1580)這里的“叔子”指羊祜。作者登“多景樓”因而聯想到羊祜登峴山和他為晉建立的功業。③叔子去人遠矣,正復何關人事,墮淚忽成行。叔子淚自墮,湮沒使人傷。(劉辰翁《水調歌頭·甲午九日牛山作》3238)這里的“叔子”指羊祜。作者于重陽節登高聯想到羊祜登峴山事,并由此而產生興亡盛衰之感。
上一篇:典故《叔夜剛腸》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叔子殘碑》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