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用韻《直敘中見生色》原文|注釋|賞析|匯評
【依據】
只于“烏啼”上生情,更不復于情上布景,興賦乃以不亂。直敘中自生色有余,不資爐冶,寶光燦然。(王夫之《唐詩評選》卷一)
【詩例】
烏夜啼
黃云城邊烏欲棲,歸飛啞啞枝上啼。
機中織錦秦川女,碧紗如煙隔窗語。
停梭悵然憶遠人,獨宿孤房淚如雨。
【解析】
《烏夜啼》為樂府西曲歌名,內容多寫男女分離的痛苦。本詩主題與前代作品類似,主要描寫秦川婦女懷念遠在邊地的丈夫的痛苦心情。詩意淳樸直白,然言簡意深,頗有“生色”。
本詩以寫景起興:“黃云城邊烏欲棲,歸飛啞啞枝上啼”。暮色漸暗,群鴉歸巢,烏鴉繞樹盤旋,啞啞啼叫,聲聲牽動著思婦的愁情。此興句描繪出一幅暮鴉歸巢圖,那景致的色調顯然是暗淡、凄涼而令人惆悵的。這起興中又含有比喻之意: 群鴉知歸戀巢,來去有時,有枝可依,而“遠人”遙無歸期,有家不回,詩人以歸棲暮鴉襯托遠人未歸之現實,更增加了詩中抒情主人公的離愁之苦。自“機中”句以下全為賦辭,每一句都可視作一個生活細節的描寫。“機中織錦秦川女”句,用十六國苻秦時人蘇蕙的典故。蘇蕙的丈夫竇滔因罪流放,她織錦為回文璇璣圖詩贈給竇滔,表示自己不盡的思念。詩中“秦川女”的境遇與蘇蕙頗為相似,雖然她的丈夫為何遠在邊地沒有明確寫出,但是同為獨守空房的女子,其深切的相思之苦卻是一樣的。“碧紗如煙隔窗語”句又寫出這深居閨中的女子煩悶中隔窗與人攀談的情形。暮色中,窗紗碧色朦朧,人們難以看清她的身影和面龐,只仿佛聽到她低沉的話語。接下“停梭悵然憶遠人,獨宿孤房淚如雨”兩句,進一步寫出“秦川女”難以排解的相思和憂愁。此兩句多有異文,一作“停梭向人問故夫,知在關西淚如雨”,或作“停梭悵然望遠人”、“獨宿空堂淚如雨”。不論是哪種本子,停梭輟機,悵然沉思,這一細節的生動刻畫,都真切地寫出“秦川女”悲苦忘情、難以自制的情態,一腔哀怨、悲傷之情只有化作潸潸而下的淚水。詩人沒有繼續寫她滿懷悲憤的哭訴,但是結句的言外之意,讀者是完全可以想見的。“蘊含深遠,不須語言之煩”,這是沈德潛對這首詩的評語。
本詩只有短短六句,然而以景起興,于景生情,興賦有秩,情景合一,在直陳鋪敘中刻畫出秦川女子對丈夫的無限懷念。正如王夫之評語所說:“只于 ‘烏啼’上生情,更不復于情上布景,興賦乃以不亂,直敘中自生色有余。”此評語道出了這首《烏夜啼》的主要藝術特色。“直敘”本是詩歌創作之大忌,但是若能寄情于直白,陳情于質樸,詩歌亦自有感人的魅力。李白詩中以樸直的敘寫將秦川織女相思入癡的神態表現得惟妙惟肖,這正是這首《烏夜啼》“生色有余”之所在,奪目的光彩,即使不借助熔爐的冶煉,也寶光燦爛、奇彩動人。
上一篇:唐詩藝術技巧·修辭用韻《直書其事》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唐詩藝術技巧·修辭用韻《直敘問話,如環無端》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