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多有病住無糧(2),萬里還鄉未到鄉(3)。
蓬鬢哀吟古城下(4),不堪秋氣入金瘡(5)。
【注釋】
(1)逢:遇到。盧綸有多年軍旅生活經歷,患病軍人的慘狀當是其親眼所見。
(2)行:當是返家的行程之中。住:當是返家途中的住宿問題。
(3)還:返回。
(4)蓬鬢:返家途中,貧病交加、頭發蓬亂。
(5)金瘡:戰斗中留下的刀箭創傷。
【賞析心得】
古城墻下,作者看見一位蓬鬢老軍人在地上坐著(或者躺著),痛苦地呻吟。于是,作者采用倒敘方式,白描手法,寫出了他所遇到的這位病傷軍人在返鄉途中的悲慘情況。
“行多有病住無糧,萬里還鄉未到鄉。”這位軍人,年輕時不遠萬里,從家鄉來到北疆邊塞戍邊衛國,現在已是白發老翁。他垢頭蓬鬢、長途跋涉,正在返鄉途中,來到這古城,他已走了許多路。因為生病實在走不動了,要住旅舍又無錢無糧,只好在城墻下歇息??墒牵娜f里家鄉離這里還遠著呢!這位哀吟在古城墻下的老軍人向路人傾訴,不但旅途貧病交加,如今秋天已到,寒氣襲人,侵入他身上的刀箭瘡口,舊傷復發痛不可忍。全詩平鋪直敘,無一同情之字。然而,作者對其深深的同情,千年之后,還能引起人們悲憤的共鳴。作者想到,他的“塞下曲”中,“千營共一呼”的戰士,也許就有不少這樣的病傷軍人,貧病饑寒、滿身金瘡,流落古城、不能返鄉。作者不僅描寫了邊塞之戰光彩奪目的正面勝利,他也將筆端觸及到陰暗的背面,封建王朝時代那些以身許國的戍邊白發戰士,病傷返鄉的悲慘遭遇,并非個別現象,而是普遍的事實。此詩詞意愴惻,讀來叫人心酸悲憤萬分。
上一篇:蘇廷碩《汾山驚秋》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下一篇:張籍《酬朱慶馀》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