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
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次子,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史稱其“八歲能屬文,有逸才,遂博貫古今經傳諸子百家之書”,又稱其“好文學,以著述為務”。漢末建安年間為五官中郎將,丞相副。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立為魏太子。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死,繼丞相位,襲爵魏王。同年代漢自立,國號魏。在位七年而卒,死后謚為文帝,史稱魏文帝。喜愛并熱心提倡文學,強調文學是“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對文學獨立地位的形成起了積極作用。其詩歌以寫情為主,感情真摯,寓意深遠。語言明白曉暢,風格清麗婉約?!堆喔栊小范资乾F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詩,在詩歌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著《典論·論文》,為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篇廣泛論文的文章。他率先提出“文以氣為主”,強調作家的氣質、個性決定作品的風格。他第一次把文章分為四科八體,首創了文體分類說。
有《文集》23卷,皆散佚。明人輯有《魏文帝集》。
上一篇:王粲的文學成就資料簡介
下一篇:曹植的文學成就資料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