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類·古文手段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 《沁園春》云:“杯汝來前……”,此又如《賓戲》,《解嘲》等作,乃是把古文手段寓之于詞。(陳模《懷古錄》卷中)
【詞例】
沁 園 春
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辛棄疾
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甚長年抱渴,咽如焦釜; 于今喜睡,氣似奔雷。汝說劉伶,古今達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渾如此,嘆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憑歌舞為媒,算合作人間鴆毒猜。況怨無大小,生于所愛; 物無美惡,過則為災。與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猶能肆汝杯?!北侔?,道:“麾之即去,招則須來。”
【解析】 填詞運用 “古文手段”,即以文為詞,“把古文手段寓之于詞?!睗h朝揚雄的《解嘲》,班固的 《答賓戲》,唐朝韓愈的 《進學解》等文,從內容上說,都是闡明作者對現實的態度以及自己的處世哲學或志趣。從形式上說,則設為主人與賓客 (韓愈的 《進學解》 則設為國子先生與諸生) 的問答,通過揚主抑客以闡明作者的觀點。這就是寫作古文的一種手段。辛棄疾作詞時,有時即采用“古文手段”,為此他還遭到一些人的批評,說他用 “古文手段”填的詞 “非詞家本色?!?劉體仁 《七頌堂詞繹》)其實,各種文學體裁都可以互相借鑒,取長補短、蘇軾的以詩為詞,辛棄疾的以文為詞,都為詞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辛棄疾的這首《沁園春》是怎樣用 “古文手段”寫成的。
詞的上闋的一開頭,便以主人的口吻呼告酒杯 (實際上就是酒),讓它走向前來 (這又是在運用擬人手法)。這個開頭便打破了傳統的填詞的陳規。一般來說,詞的開頭,多為描寫景物,或渲染氣氛,或用警語,而沒有用呼語的。這首詞開篇即用呼語,而且呼告的對象又是擬人化了的酒杯,這確實是別開生面,這既使人聯想到古文家韓愈《進學解》的開頭:“國子先生……招諸生立館下誨之曰……”又聯想到韓愈《送窮文》 的開頭主人 “三揖窮鬼而告之曰……”下面是自稱 “老子”的主人對酒杯講的話,其內容是說自己因飲酒過量而 “長年抱謁”,現在將要戒酒以保養身體,并責備酒對人寡恩。這其中有寓莊于諧的幽默語言,如自稱 “老子”;有形象的比喻,如“咽如焦釜”;有夸張的語言,如 “氣似奔雷!”有運用典故,如劉伶醉酒;并譴責酒對人 “真少恩哉!”這些都是古代散文經常運用的手法,同時,在這十幾句詞中,有敘有議、氣勢恢宏,這些也都是 “古文手段”。
下闋,“更憑歌舞為媒,算合作人間鴆毒猜。”這兩句是議論酒對人的嚴重危害。古時封建貴族多是 “對酒當歌”,一邊飲酒,一邊以歌舞助興,這樣,便大量地飲酒,從而不是因飲酒過量而致疾病,便是因飲酒過多而誤事,這就難怪人們把酒視為 “鴆毒”(毒酒)了。下面四句是闡明哲理:“況怨無大小,生于所愛”,“怨”是由“愛”產生的,沒有愛就不能產生怨,愛與怨是對立統一的,這其中包含有樸素辯證法思想。這兩句是用以說明人們因愛飲酒造成不良后果,于是便對酒產生怨恨情緒。這也是作者自身的體驗?!拔餆o美惡,過則為災。”這也是富有哲理的議論,事物的本身本無所謂美好與丑惡,而人們嗜好它過度了便會成為災禍。這雖然是基于作者飲酒致疾而總結出來的一條經驗,但它同樣適用于其它事物,因此亦富有哲理性。在文章中作富有哲理性的議論,也是古文的一個特征,諸如蘇軾的“事不日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石鐘山記》)王安石的“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禪山記》)下闋的末尾則是寫作者斥逐酒杯以及酒杯的答話。與詞的開端相呼應,又點了 “戒酒杯使勿近”的題目。作者斥逐酒杯的語言既嚴肅堅決,又富有情趣; 酒杯下拜的答話則幽默詼諧,讀之令人感到雋永有味。
總之,辛棄疾的這首《沁園春》,無論從布局謀篇上看,還是從所運用的修辭手法,以及表情達意的方式上看,都是以文為詞,運用了“古文手段”,具有自由恣肆,氣韻沉雄的特色,是作者借題發揮,抒發了其在政治上失意的憤懣與幽怨之情?!卑压盼氖侄卧⒅谠~”的作品,在詞史上比較少見,但也不是絕無僅有,在辛棄疾之前,如北宋晏殊的《山亭柳·贈歌者》: “家住西秦。賭博藝隨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學念奴聲調,有時高遏行云。蜀錦纏頭無數,不負辛勤?!币詳⑹聻橹?,似古代散文筆法。《南齊書·張融傳》載融《問律自序》云:“夫文豈有常體,但以有體為常,政當使常有其體”。王若虛《滹南遺老集》卷三七《文辨》則“曰:‘定體則無,大體則有?!毙翖壖舶压盼氖侄卧⒅谠~,為了言“詩余”里難以暢言的志; 能識詞之正,又通詞之變,這一切無非是其要表現的內容起了決定作用罷了。
上一篇:創新類·化腐為奇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創新類·古樂府俊語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