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蓄類·饒有神韻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 上闋言落英滿地,斜日照乏,游蜂尚自采乏。下闋言我今獨居夜靜,風過竹響,沉水香微,黯然魂消,玉人何在,一春惟付之寤思而已。思婦懷人,孤臣戀主,同此情懷,不必泥也。熟玩自饒神韻。(黃蘇《蓼園詞選》)
【詞例】
浣 溪 沙
雨過殘紅濕未飛,珠簾一行透斜暉。游蜂釀蜜竊香歸。金屋無人風竹亂,衣篝盡日水沉微。一春須有憶人時。
【解析】清代王士禎論詩,倡導“神韻說”。所謂“神韻”,是指詩歌的表現手法應該含蓄蘊藉,詩歌的藝術風格應該沖淡、清遠。“神韻說”的源頭,當是唐代司空圖說的“味在酸咸之外”,“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宋代嚴羽所說的“無跡可求”,“言有盡而意無窮”。黃蓼園評此詞曰“自饒神韻”,也是在這個意義上而言的。
這首 《浣溪沙》 詞,其主旨是抒寫閨婦對于遠行丈夫的思念之情,但寫法上確實比較婉曲深隱。上闋三句意思是說: 一場急風驟雨剛剛過去,枝頭上的幾朵殘花被淋得濕漉漉的,還勉強掛在那兒; 雨過天晴,道道夕陽透過飾有珠玉的門簾,照射到了屋里; 悶坐在屋里的女主人公朝門外的庭院里望去,但見蜜蜂嗡嗡作響,匆匆飛過,大概是吮吸花粉已足,忙著回窠釀蜜去了。“殘紅”一詞,透露出季節正值暮春; 見珠簾,便可推想簾內主人乃是女性;“斜暉”,即夕陽,可見具體時間是在黃昏。上闋三句所展現的冷清岑寂的景象,游蜂飛歸的情形,一定會引起她“傷春”、“懷人”的愁苦心緒,但詞里并無絲毫的泄露,這便是“饒有神韻”的表現。
下闋的敘寫重點是在屋里。“金屋”的意思是: 這座屋子里除了女主人公外,別無他人。她的眼前,只有庭院里的幾竿被風吹得晃動不已的翠竹; 她的身旁,由薰籠里所散發出的水沉(沉香的一種)的香氣經過一整天的揮發,已變得十分微薄。“金屋”,典出 《漢武故事》。漢武帝劉徹封膠東王時曾說:“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也。”這里詞人擇用“金屋”一詞,當是暗示讀者,女主人公乃是個頗受丈夫寵愛的貴婦人。此外,需細加品味的還有“風竹亂”和“水沉微”。從表面看,它們都是客觀物象、物態的描摹,其實也隱指人的心態。風竹亂動,恰是女主人公思緒萬千、心旌搖動的物化表現; 水沉香微,猶如女主人公的美好愿望隨時間之流逝變得更加微弱、渺茫。這種隱喻雙關的寫法,也是“饒有神韻”的表現。
歇拍“一春須有憶人時”,便直接寫出女主人公的怨嘆之語,展現其內心世界:整整一個春天即將過去了,出門遠行的“良人”該有想念我的時候吧,為什么到現在還不見歸來呢? 不說自己如何銘心刻骨地思念他,卻想象對方一定會有思念自己的時候,這便是所謂“從對面寫來”的筆法。這種寫法,同樣是 “饒有神韻”的。
黃蓼園評此詞曰:“思婦懷人,孤臣戀主,同此情懷,不必泥也。”他認為這首詞可以看作是寫“思婦懷人”;也可以看作是寫 “孤臣戀主”,對此,讀者不必拘泥,可靈活看。這種讀詞方法,明顯是受了常州詞派 “意內言少”說詞的影響。常州詞派的開山祖師張惠言說:“傳曰: ‘意內而言外謂之詞。’其緣情造端,興于微言,以相感動,極命風謠里巷男女哀樂,以道賢人君子幽約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詞選序》)其基本意思,就是以為詞人表面上描寫男女歡愛、刻骨相思,其實是為了表達 “賢人君子”思君憂國的情懷。張惠言的后繼者周濟進一步發展完善了張惠言的觀點。他說:“初學詞求有寄托,有寄托則表里相宣,斐然成章; 既成格調求無寄托,無寄托則指事類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介存齋論詞雜著》)他強調作詞要講求寄托 (即 “非寄托不入”),但不能到此為止,還應該想法去消除寄托的痕跡,使人難以指實其中的寄托之意(即“專寄托不出”),這樣才能給讀者留下更為廣闊的聯想余地。常州詞派的其他成員如譚獻、陳廷焯對此也各有論述。譚獻提出了 “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讀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復堂詞話》)的著名觀點,從鑒賞學的角度分析了 “有寄托”與 “無寄托”的辯證關系。陳廷焯主張:“寫怨夫思婦之懷,寓孽子孤臣之感。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飄零,皆可于一草一木發之。而發之又不必若隱若現,欲露不露,反復纏綿,終不許一語道破。匪獨體格之高,亦見性情之厚。”(《白雨齋詞話》 卷10) 對照常州詞派的論詞主張,就可以看出黃蓼園對周邦彥此詞的評論與他們是如出一轍。
然而在事實上,唐五代、北宋詞人作詞,往往是即興落墨,直抒其懷,一般都沒有寄托的深意。到了南宋,由于君主昏庸,權奸當道,直言難免致禍,詞中遂多寄托之作。黃蓼園說此詞 “思婦懷人,孤臣戀主,同此情懷,不必泥也”,未免求之過深。當然,即使撇開“孤臣戀主”不談,單就前一層意思看,詞人的表現技巧也十分高明。他并不直接刻劃思婦愁腸百結的嬌柔身影,更沒有寫她對于遠人的苦念之情,主要通過對思婦所處的環境的描寫來展示其內心思緒,情景相生、渾融一體,非常含蓄地表現出 “思婦懷人”的主旨。因此,黃蓼園稱此詞 “自饒神韻”,還是可以成立的。
上一篇:含蓄類·將縱還收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含蓄類·短篇曲折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