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姮娥
【出典】 見“月中孀”條。
【釋義】 姮娥,即嫦娥,傳說為后羿之妻。后羿得不死之藥,她竊而食之,飛入月宮。后因用為詠月的典故。
【例句】 ①此夕姮娥應也恨,冷落瓊樓金闕。(曾覿《念奴嬌》[霽天湛碧]1310)此詞是對月懷人之作。這里暗以姮娥比所思女子,設想她的寂寞與愁苦。②欲攬姮娥,扁舟滄海,戲濯凌波襪。(毛幵《念奴嬌·中秋夕》1364)這里用以表現中秋對月時的浪漫想象。③想見姮娥冷眼,應笑歸來霜鬢,空敝黑貂裘。(范成大《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1614)此為中秋詞。這里以姮娥冷眼,反襯己之窘況,含自謔之意。④別駕風流,多情更要,簪滿姮娥發。(辛棄疾《念奴嬌·用前韻和丹桂》1892)月中只有桂花。這里以簪姮娥發,點明詠桂,亦以使詞意生動。⑤姮娥休要妒人呵,待更與、留連一霎。(郭應祥《鵲橋仙·乙丑七夕》2224)這里以勸誡姮娥休妒,反襯牛女七夕之會的幸福。⑥競看姮娥金鏡,爭信仙人玉斧,費了一番修。(劉克莊《水調歌頭·癸卯中秋作》2593)這里以姮娥金鏡指月。
上一篇:典故《好飲無事》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弘文館》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