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君傳
明代文言中篇艷情小說。全稱《則天皇后如意君傳》,一名《閫娛情傳》。不分卷。題“吳門徐昌齡著”,其人不詳,恐非真實姓名,或系偽托。成書于明成化至正德年間。
現存主要版本有日本清閟閣刊本;日本木活字本,藏美國國會圖書館;日本袖珍排印本,藏荷蘭萊敦大學漢學研究院。1985年臺灣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影印日本清閟閣刊本及日本木活字本,1995年臺灣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無邪匯寶”排印日本清閟閣刊本。
武則天初名媚娘,年十四被唐太宗納入后宮,拜為才人。因侍太宗疾,與當時身為太子的唐高宗私通。太宗死后,媚娘到感業寺為尼,高宗到感業寺行香,私令其蓄發,召回宮中,納為左昭儀。后廢王皇后而立武氏為皇后。高宗眼睛有病,不能批答百官奏本,令武后代決之。高宗死后,武則天廢中宗自立,改唐為后周,稱“則天大圣金輪皇帝”,任用酷吏來俊臣、索元禮等治事,百官敢怒而不敢言。
武則天稱帝多年,淫欲日盛。初寵長安無賴馮小瑤,令其髡發為僧,改名懷義入宮,累官至大總管,封國公。懷義富貴而驕,多蓄女子于外,又與御醫沈懷璆爭寵,遂被武則天派人殺死滅口,沈懷璆則因縱欲而亡。
這時,武則天雖然年已七十,但齒發不衰,豐肌艷態,宛若少年,而欲心更熾,又寵幸張昌宗及其從弟張易之。但張氏兄弟在外縱欲,入內奉承也不能使武則天滿意。太監牛晉卿便向武則天推薦了洛陽美少年薛敖曹,敖曹陽物異常偉壯,武則天大暢其欲,因而十分寵幸,私稱其為“如意君”,為此而改年號為“如意”。
日本清閟閣刊本《如意君傳》
扉頁書影
日本本活字本《如意君傳》
正文書影
敖曹雖與則天淫樂,卻忠于唐室。武則天想將皇位傳給侄子武三思,敖曹極力勸諫,終于使武則天回心轉意,立自己的兒子李顯為太子。武則天年事日高,加上淫樂過度,身體虛弱,擔心自己死后薛敖曹會因此而被殺,于是暫令敖曹出宮到武三思家居住,囑咐他一旦聽到自己去世的消息,盡快改姓換名逃走。過了一段時間,武則天身體逐漸恢復,重新思念敖曹,寫了一封信和一首詩,派人送去,要敖曹回宮。敖曹雖然很感動,但慮及將來,連夜逃走了。
武則天去世,李顯即位,武則天的諸多男寵都被處死。李顯因感念敖曹保護過自己,便派人四處尋訪,卻始終未能找到。數十年后,有人在成都看見他,還是二十多歲的樣子,傳說他已經得道成仙。
上一篇:《夏商合傳》介紹|賞析
下一篇:《如意君傳》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