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子瓶演義傳
清代白話長篇俠義小說。全稱《后唐奇書蓮子瓶演義傳》,又名《銀瓶梅》、《第一奇書蓮子瓶》、《第五奇書銀瓶梅》。四卷二十三回。不題撰人。成書于清同治元年(1862)。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同治元年(1862)富經堂藏板本,藏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雙紅堂文庫;清同治十年(1871)瀛海軒刊本,藏國家圖書館、首都圖書館;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上海書局石印本,藏南京圖書館。1993年三秦出版社排印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石印本,1995年華夏出版社“中國古典小說名著百部叢書”排印上海書局石印本。
唐玄宗年間,兵部尚書裴寬之子裴彪,為人兇險,品行不端。投靠奸相李林甫門下,恃父勢力,欺凌平民。一日路經寒士劉芳門首,見劉妻貌美,頓起淫心。聞劉芳繪得一手妙丹青,就攜帶綾絹,以求畫為名,與劉交往。數天后,裴彪帶重禮來取畫,見劉的厚交故友陳升在場,以敬重為由,欲與他兩人結拜兄弟。陳、劉也想靠裴父提拔,欣然同意。但劉妻顏氏根據自己觀察感受,認為裴彪不是善良之輩,勸丈夫慎之。劉聽后不悅。陳升在回家途中,遇呂純陽化身送寶物蓮子瓶,并說陳、劉不日有災禍臨身,此瓶能解。一日,劉芳回家,在江邊見一少女欲投江自盡。劉問明緣由后,便慷慨贈銀濟困。少女是九天圣母化身試凡,見劉芳心善,賜以長生不老果。
裴彪出外散心,到虎丘山時被山賊古羈威抓獲。雙方交底,便狼狽為奸。于是古羈威下山訪劉芳,以失盜庫銀求畫。接著,裴彪即到府衙告密,說劉芳勾引山盜,以為內應。劉芳遂被押進府衙,知府不管三七二十一,講劉芳打劫國餉,坐地分贓,包庇響馬,最后被革去功名,夾打致死。街頭匪徒,欲乘機戲弄顏氏。虧劉芳得力門生梁瓊玉保護師娘,遠走他鄉,中途又得神授神鞭護身。途中顏氏臨產,林中生子,取名劉松。后在二龍山,遇瓊玉姨表兄弟白云龍等好漢。互敘前事,瓊玉上山,并得良馬。
陳升外出探親回來,見劉芳被拋尸荒郊,即密將尸骸弄回,用蓮子瓶救活。并到裴彪處,求裴彪上書其父,拿問知府,愿傾盡家產出力。誰知裴彪卻又密報知府,講陳升助糧與賊,密謀造反。幸一族親報訊,陳升命表弟司馬瑞,背負劉芳,一同出逃。司馬瑞與劉芳出城五十里,來到唐開國元勛徐茂公后人徐芳昭家。徐芳昭正為遇彪豹山強寇逼徐家小姐為壓寨夫人事犯愁,司馬瑞見義勇為,力擒魏英、馬明,并勸其醒悟,與之結為兄弟。最后徐家兩女,分嫁陳升、司馬瑞。
劉芳外出訪妻途中,被狄仁杰之子光嗣請為老師,教子讀書。梁瓊玉因思念師父,下山探望。惡奴梁安負恩陷主,到府衙出首,致使梁家數十人被殺,瓊玉被捉。只有老仆走脫,上山報告。白云龍等人為救瓊玉,設計拿到雙鞭,騎出寶駒,劫法場救了瓊玉。眾人商議對策以待進退。此時東胡安祿山,得寵于玄宗,又勾結李林甫、裴寬二奸,封王進爵,兵勢強大。丞相張九齡孤掌難鳴,決定告老退隱,百官送行。來到二龍山時,梁瓊玉等三人自縛請罪,陳訴冤情。丞相聽后,知悉官逼民反,怒氣頓生,即修書一封,要瓊玉上京告皇狀;并勸其早歸朝廷,建功立業。
玄宗要到東岳泰山許愿求丹。裴寬見機來臨,暗差家丁,私往山東赤松林外甥鐵化綱處,要他劫駕,甥舅同心,取唐江山。當玄宗一行來到鳳凰山時,鐵化綱帶領嘍啰一萬,急跑殺上鳳凰山。由于賊多勢眾,官兵抵擋不住,十分危急。恰遇瓊玉上京路過,聞天子被賊寇圍困,即帶領精壯軍士,奮力殺上鳳凰山,打死鐵化綱。因救駕有功,得進見圣面,御前告狀,使玄宗知情。瓊玉隨駕還愿,一同回京,封為平西侯,出鎮西川,加封節度使之職。瓊玉又奏明結義兄弟情況,恩準招安。白云龍等英雄,同朝授職,共同守蜀。到任以后,勤苦盡職,恩惠愛民,除暴安境,號令嚴明。
是歲正值大比之年。劉芳改名劉珍,帶狄公子上京赴考。陳升也改名陳清,與司馬瑞等人同進京城,上文武考場。結果陳清、劉珍考中狀元、探花。劉珍得悉天子要他做本土巡按,了結重案,就和陳清親口供認真實姓名,歷陳起始之由。玄宗赦無罪,并賜上方寶劍。陳升薦司馬瑞等人隨劉芳征剿古羈威,賊敗堅守不出。劉芳、陳升設計抓獲裴彪,古羈威逃往茅山。裴寬見事敗露,即滿載金銀珠寶,倉惶出逃。不想在陜洛交界處,被節度使郭子儀撞見。郭子儀見有疑,不放裴寬離行。圣上大怒,斥逆臣通夷作亂,奔逃叛國,遂收禁天牢。不日劉芳、陳升回朝面圣,陳明裴寬父子通寇劫駕、蹈害起禍根由。裴賊罪證確切,滿門抄斬。奸賊既除,圣上命劉芳、陳升為元帥,帶兵十萬,征討余黨。兵到茅山,安營扎寨。賊用地雷火炮,殺傷唐兵無數,幸后援及時,唐將反敗為勝。劉芳督造水車八百架,前后左右攻進寨中,滅其地雷火炮。古羈威慌亂之中,被瓊玉雙鞭打死,余黨盡滅,得勝回朝。
圣上封劉芳為河南節度使,封陳升為山東都察院。有功之將,均加封賞。上仙見功成,遂將蓮子瓶收回。劉芳夫妻相會,父子團圓。劉、梁、陳厚愛情深,三家往來不絕。
上一篇:《英云夢傳》介紹|賞析
下一篇:《螢窗清玩》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