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貍緣
清光緒十四年(1888)敦厚堂刊本《狐貍緣》扉頁書影
清光緒十四年(1888)敦厚堂刊本《狐貍緣》正文書影
清代白話長篇神怪小說。全稱《狐貍緣全傳》,又名《仙狐竊寶錄》。五卷二十二回。題“醉月山人著”,作者姓名不詳。成書于清光緒年間。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緒十四年(1888)敦厚堂刊本,藏南京圖書館、浙江大學圖書館;清光緒十四年(1888)漱石山房刊本;清光緒十四年(1888)文酉堂刊本;清善成堂刊本;清光緒十九年(1893)上海書局石印本,藏復旦大學圖書館。1989年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國近代小說大系”、1992年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館藏珍稀小說選刊”排印漱石山房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敦厚堂刊本,1991年遼沈書社“中國神怪小說大系”《百大妖精斗法》排印清光緒十四年(1888)刊本,1994年春風文藝出版社“中國古代珍稀本小說”排印本。
浙江寧波縣城外太平莊,有一青年書生周信,其父官居太史之職,隱居故里,早逝。時值清明,周信攜一老蒼頭往莊外祭掃祖墳。附近青石山上,有一修行九百余年的九尾元狐玉面仙姑,春日下山游玩,見周信年少英俊,體態風流,不覺動了愛慕之心,便幻化成絕色美女,自言姓胡名蕓香,與之搭話,并約其夤夜相會,欲盜取真元,以便修成大羅神仙。周信喜出望外,于書室中靜候佳期,一味戀色貪歡,致使學業荒廢,染病在身。玉面仙姑見周信身體虧損,只剩得一把骨頭,滿心有后悔心疼之意。
一日,正赴幽會,偶為老蒼頭之子延壽摘果時撞破,玉面仙姑恐其泄露真情,遂將延壽吞食。老蒼頭早料定世上絕無這等尤物,認準是妖精作怪,告之周信,反遭怒叱。周信瞞著老蒼頭,繼續與仙姑往來。老蒼頭無奈,招呼會里眾佃戶埋伏書房,持斧杖鋤鈀,協力除怪。眾漢向居窮鄉僻壤之區,從未曾見過此等風流人物,以為分明是個溫婉女子,不忍下手。玉面仙姑乃言自己乃九天神女下凡,吐出內丹,紅光滿天,將眾漢唬住。老蒼頭槍打妖狐,玉面仙姑化作一白玉長橋,懸于空中,作仙姑臨凡狀飄然而去。蒼頭又延請迎喜觀道士王半仙前來捉怪,半仙本無道術,反被青石山眾妖狐用荊棘抽打得滿身瘢痕。王半仙回觀要眾友相助,老蒼頭在書齋搭了經臺,眾狐大鬧迎喜觀,將神像統統毀壞。
南極壽星聞之大怒,召呂洞賓下界擒妖。呂純陽乃勸說妖狐,言其素具性靈,久慕人道,禮星拜斗,食露吸風,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脫出皮毛之丑,得化人身之尊,倘能倍加奮勉,何愁身入仙區。孰料玉面仙姑并不領情,反將呂純陽的短處揭發一通,言其既讀孔孟之書,就不該棄儒入道;既歸了道教,應該行些正事,誰知仍然品行污濁:岳陽樓貪杯濫醉戲牡丹,破了真元,幸而漢鐘離出了個壞主意,打下了成胎的嬰兒,化為烏有,方保住性命;身列仙班,不是賣墨,便是貨藥,幻術惑人,嗔癡不斷,生平履歷,酒色財氣,般般都有。 呂純陽大怒,半虛空與之斗道法,猶不能勝,只好于靜室中禮請托搭天王、哪吒、二郎神帶天兵下界,玉面仙姑亦請其姐妹云蘿仙姑、鳳簫仙子相助,惡斗一場。后云蘿、鳳簫二仙識得天機,各自遁歸洞府,青石山眾妖皆遭焚死,玉面仙姑變蚊脫罩,與天將斗法,終為諸天將所擒,現出原形。
周信至此,始信玉面仙姑確系狐貍精,然乍見紅繩拴著的九尾狐貍,本是一心的害怕,又見其項披紅絨套索,拴在那里,一堆毛似的跪著,頓生不忍之心,早把恨怨、懼怕置之度外,惟誠意自責,反要呂祖表天地好生之德,惜其參星拜斗之功,力求赦之,情根繾綣;玉面狐亦隱然有改悔之意。兩個情癡,割舍不開。呂祖見之,心中亦實不忍,想著似這等情癡恩愛,縱有利刀慧劍,也難斬斷情根。而托塔天王執意要除去妖怪,遵神道的賞罰分明;呂祖則欲妖狐改惡從善,彰仙道的方便慈悲。正在雙方爭持不下之時,呂祖急中生智,即畫送神符,命人焚化,只見一股清煙沖空而起,天神便一齊升天。呂純陽乃大運元機,使延壽重生,又憐物命饒放了玉面狐。后周信高中魁元,玉面狐與之塵緣難解,投生于光祿大夫李氏之宅,取名玉香,終與周信結為夫婦。
上一篇:《燕子箋》介紹|賞析
下一篇:《玉支璣小傳》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