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石山松圖
近代·吳昌碩作
紙本淺絳
縱一三三.六厘米
橫六四.八厘米
藏浙江省博物館
右上題款云:“野坫當門水,層陰背郭峰。壑冰狐聽老,兵氣雁知兇。噉餅名何補,澆愁酒正濃。蒼涼娛薄醉,來倚兩三松。臨榆縣旅店醉后作此,甲午九月吳俊卿。”鈐“吳俊”、“老缶”兩朱文印。左上復自題七絕一首:“旗翻龍虎日邊來,六尺天門軼蕩開。萬里秋光看不盡,獨披風帽上蘆臺。蘆臺秋望,重九后數日題,苦鐵道人。”下鈐“吳昌石”白文印。又,右上楊峴題跋云:“畢宏韋偃久不作,今之畫松數老昌。興來下馬肆揮灑,臨榆縣前山低昂。信手涂成幛猶濕,松氣陰森石氣寒。筆如怒馬快突陣,十萬健兒帶笑看。昌石老弟帕首出關,揮議戰倭,途次發笑寫此索詩,甲午冬十一月藐翁楊峴呵凍題。”鈐白文“臣藐”、朱文“楊見山”印。
此圖為吳昌碩五十一歲應邀入吳大澂幕赴榆關御敵時(中日甲午戰爭時)作于臨榆縣旅店。以淋漓之水墨潑成背郭之峰,復率意勾寫兩三松倚于峰頭,發醉后之興,抒寫甲午之戰中御敵之慨。寄情寫意,壯志豪氣真堪激蕩千古。《蘆臺秋望》一絕文字甚壯,“獨披風帽上蘆臺”,吳昌碩之音容笑貌,宛現于筆墨間。可謂吳昌碩前期作品中意義深遠之佳作。
吳氏精擅大寫意藤本花卉蔬果,早年曾習山水,晚年亦間率意為之,但傳世山水之作不多見,故此幅彌足珍視。尤以作花卉墨石之筆意寫山峰,純以水墨渲染涂抹高下兩峰,反覺拙處有味。全圖將詩、書、畫、印四者熔于一爐,深得海派文人畫之精神。吳昌碩款題甚好,楷書得鐘太傅筆意,而行草書學王覺斯(鐸),此幅兩體并用,變化而見姿靈。其畫中每喜加題,一題再題,多至三題、四題,層層加厚、加深內容之意蘊,復添畫面之形式美。而其詩又信筆為之,詩才郁茂自然,具見個性。此圖詩兩首,為即景抒情之作,一五律,一七絕,又具變化,而詩情與畫意妙然契合,最為雅壯。至于缶老治印之卓絕,用印之精心,更不待細說。
昔日畫道中人對此幀頗有微詞,謂缶老所作實乃二石而非峰也。可文人遣興寄意之筆,求在得神,未必斤斤于形似也,質之高明可乎?
亂石山松圖
上一篇:《溪橋煙雨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桃實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