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予欲無言章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教人,豈能無言?整個《論語》除了直接的言說,便是行為的記錄,又怎么可能無言?然而孔子確實對子貢講,他不想再說話,并以自然而喻,自然未曾說話,但“四時行,百物生”。也許是因為子貢執著在老師的話語中,并迷失于其中吧。
人的語言是認知與感受的表達,不是認知與感受本身。只是人因其表達,進而以表達為認知與感受,言獲而心安,語言成為人的家。人如以語言為家,似乎又真的忘了家。也許人在講許多話的同時,還應常常無言。
上一篇:《與其媚于奧章》意思|賞析|感悟
下一篇:《互鄉難與言章》意思|賞析|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