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訣》
【本書體例】
金庸著。12章,27萬字。香港明河社1977年7月版。
在湘西沅陵南部的麻溪鋪鄉(xiāng)下,三間小小瓦屋之前,曬谷場上,一對青年男女手持木劍,正在比試。——這男青年正是本書的主人公,老實(shí)巴交的鄉(xiāng)下小伙子狄云。女青年則是狄云的師妹、狄云師傅“鐵鎖橫江”戚長發(fā)的獨(dú)生愛女戚芳。這對師兄妹兩小無猜、情愫暗生。——這一天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是狄云的大師伯萬震山的第五徒弟卜垣,專程從荊州城里趕來,請戚長發(fā)前往荊州慶賀萬震山的五十大壽,并觀摩萬震山前不久剛練成的“連城劍法”。于是這師徒父女三人便賣了家中的黃牛做盤纏,趕往荊州。地地道道是“鄉(xiāng)下人進(jìn)城”。沒想到荊州之行,徹底地改變了鄉(xiāng)下青年武徒狄云的人生歷程,同時也徹底地改變了他對人生與世界的看法與觀念。
狄云一行來到荊州城萬震山家之后,戚芳的美貌被萬震山的兒子萬圭所看中,設(shè)下毒計先謀害了其師戚長發(fā),又將狄云送入荊州府的死牢,誣他偷盜財寶且強(qiáng)奸萬震山的小妾。戚芳不由得不信,終于在狄云入獄的三年之后,嫁給了萬圭。使狄云在獄中傷心欲絕,決定上吊自殺。卻又被同囚室中的“瘋漢”丁典所救。原來這丁典乃是一位功夫絕頂?shù)奈淞指呤郑罱志毘闪藷o尚神功“神照經(jīng)”,疑心狄云入獄是官家作成的圈套,要他騙取丁典的信任,從而獲得丁典所知的寶藏的秘密。待到狄云因師妹嫁人,上吊氣絕之后,這才相信狄云真的是受了天大的冤屈。丁典與狄云終于逃出囚牢,打開鐐銬。不料丁典愛侶、荊州知府凌退思的女兒凌霜華不幸去世,丁典神情恍惚之際,又中了棺材上的劇毒,不久身死,將神照經(jīng)及寶藏的秘密全都交給狄云。
狄云的命運(yùn)并沒有因出獄而有所改變。不久即為藏邊邪惡之首“血刀老祖”所擄,把他當(dāng)成了他的徒孫,而同時被江湖白道所誤會,當(dāng)他真是萬惡的采花淫賊。狄云因受過奇冤,如此誤會雖無法辯解,卻也不放在心上。血刀老祖又擄來江南四大俠“陸、花、劉、水”中的水岱之女水笙,被陸、花、劉、水以及江湖同道所追趕,到了藏邊,遇上雪崩,在一谷地里呆了數(shù)月,狄云終于于不經(jīng)意間化險為夷,練成了“神照經(jīng)”及“血光刀法”。他本欲趕回江南內(nèi)地,為師父及自己報仇,準(zhǔn)知他最后了解到的情況,竟全然出乎他的意料之外。這對他更是一個致命的打擊。——他的師父“鐵鎖橫江”戚長發(fā),非但沒有死,而且也更不象狄云所了解的那樣是一位老實(shí)巴交的鄉(xiāng)下武師,實(shí)際上是一位機(jī)智過人、狡詐深沉的厲害人物。師傅是故意將“唐詩劍法”念成“躺尸劍法”,且所教劍法,更是胡編亂造,錯誤百出……
原來萬震山、言達(dá)平、戚長發(fā)這師兄弟三人俱非好人,拜在絕頂高手“鐵骨墨萼”梅念笙門下。梅念笙發(fā)現(xiàn)這三位徒兒不大地道,因而身藏的神照功以及連城劍法與此劍訣中隱藏的一個寶藏之秘俱未傳給徒弟,沒想到這三位徒弟居然喪心病狂地要?dú)煀Z訣。梅念笙臨死之時被丁典救起,并將神照功與連城劍訣傳給了丁典。丁典臨死之際又傳給了狄云。
狄云在明白一切的真相之后,本已心灰意懶。而萬震山,言達(dá)平、戚長發(fā)這三位師兄弟爾虞我詐、處心積慮,居然真的探到了“連城訣”中所隱言的寶藏。在奪寶的過程中,互相拼斗,全都死于非命。萬圭臨死之前,還將受騙之后仍來救他的戚芳?xì)⑺馈S谑切幕乙鈶械牡以茙е莘剂粝碌墓屡翱招牟恕敝匦禄氐剿惚苎┍赖纳焦龋瑳]想到女俠水笙居然也早在那兒相候:水笙一來是在與狄云相處數(shù)月中發(fā)覺狄云乃是一位君子,二來正因?yàn)榕c狄云這一擔(dān)“淫賊”之名的人共處數(shù)月,且又被別有用心的花鐵干造謠中傷,終于使水笙的未婚夫婿她的表哥她的愛侶汪嘯風(fēng)將她棄若敝履。因而她也只能來到這個荒無人煙的寧靜山谷,陪侍狄云,開創(chuàng)自己的“理想福地”。……
狄云的故事,乍看起來似乎只不過是一個毫無心計的“鄉(xiāng)下人”被刁鉆狡滑的“城里人”欺負(fù)凌辱的故事;進(jìn)而,也似乎只不過是一個老實(shí)巴交的“老百姓”被給有錢人收買了的“官府”冤屈入獄的故事。……其實(shí)當(dāng)然并非如此。僅是這種遭遇與冤屈尚不足以使狄云改變他的善良的人生信念及對人性與人情的信念。上述故事只不過是狄云的故事、即這部小說《連城訣》的一個“序幕”。
《連城訣》的故事是另一些故事,是關(guān)于萬震山、言達(dá)平、戚長發(fā)這三人殺師奪寶的故事;是關(guān)于荊州知府凌退思為尋寶而不惜犧牲獨(dú)生愛女的幸福與愛情、甚至不惜犧牲獨(dú)生愛女凌霜華的生命的故事。而小說中萬、言、戚這些江湖人物與凌退思這樣的官府人物的故事其實(shí)又正是同一個故事:人性貪婪的故事。他們有不同的出發(fā)點(diǎn),有不同的身份、地位,也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與形式,然而他們的目的卻是驚人的一致:那就是大寶藏。小說中之所以會有如此之多的隱密、如此之多的曲折、以及如此之多的險惡,乃至小說之情節(jié)結(jié)構(gòu)之所以會有如此之多的起伏跌宕、撲朔迷離、出人意表之處,全然都是貪婪的人性在這些人身上的體現(xiàn)。完全是這些貪婪的人們所造成。——在這一意義上,狄云并不是這一故事中的主人公,而只是這個故事、這個世界及這種人性的貪婪的旁觀者、見證人以及“不及格”的“學(xué)徒”。
屬于狄云的故事,乃是由欺騙、冤屈、陷害、誤解和悲哀所組成。他的最親的親人莫過于師父戚長發(fā)及師妹戚芳——在某種意義上,師父與師妹的家就是他的家;與師父與師妹相處便是他的全部的人生經(jīng)驗(yàn);師父與師妹乃是他的全部的人生寄托與信仰。然而師父戚長發(fā)為了寶藏而對狄云乃至對戚芳都有意地欺騙了。這不能說不是對狄云的最大的打擊與傷害,乃至使他難以置信。然而事實(shí)卻又偏偏正是這樣。而師妹戚芳過去與他兩小無猜、心心相印,狄云對她更是衷情所系、全意相愛。然而師妹在其最關(guān)鍵處卻終于被人欺騙并且對狄云產(chǎn)生了致命的誤解。相比之下,水笙一直把他當(dāng)做惡徒與淫賊,就根本算不上什么了。乃至連小說中唯一的真正俠士、智計過人的丁典也誤以為飽受冤屈的狄云是官府派來“臥底”探密之人,從而對狄云拳腳相加。……江湖上有無真?zhèn)b義?人世間是否有忠貞?這可以說是這部小說的第二、第三大主題。
在小說中,除丁典之外,陸、花、劉、水這著名的“江南四俠”本是俠義之士,正人君子。然而其中的花鐵干在雪谷之中的特定情境里,卻變得兩目全非,使人不敢相信這位花大俠的心目之中,隱藏了如此之深的卑鄙、齷齪、兇殘、骯臟與無恥的念頭!而如此一位卑鄙偽善的兇徒,偏偏是世人眼里的“大俠”。相反,女俠水笙對其表哥一往情深,守身如玉,但卻只是因?yàn)樗c血刀老祖及狄云這兩位“淫賊”相處若干時日,便失去了人們對她的信任,而被當(dāng)作了一位失貞的蕩婦淫娃……。
如此人心、如此人性、如此人生、如此人世!主人公狄云只能是哀傷絕望、心灰意懶,“拔劍回顧心茫然”。無疑地,小說《連城訣》所敘述的乃是一個由一系列的悲劇——人心、人性、人生與人世的悲劇——所組成的大悲劇。小說中的“連城訣”無論是一套劍法——“連城劍法”——還是一個“價值連城”的寶藏的尋寶之訣,都只能更深地揭示出人性中的兇殘與貪婪的陰暗的一面。而人性中真正的“價值連城”乃至“無價”的光明之面如誠信、俠義、理解、寬容乃至人倫等等,都被小說中的一些貪婪成性的可惡又可憐的主人公們所拋棄。這正是這部小說的悲劇的成因。
在這一意義上,小說《連城訣》正是一個深刻的寓言。一個關(guān)于人心人性人生與人世的“連城之訣”的大寓言。
上一篇:《還劍奇情錄》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迷霧》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