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刀飛》
【本書體例】
王度廬著。8萬8千字。載《今古傳奇》1989年第1期。
《寶刀飛》的故事發生在清朝咸豐皇帝當政時期。由葉赫納蘭姐妹乘舟送父亡靈北上,引出神秘大俠到京城明察暗訪,尋覓削鐵如泥的寶刀的傳奇軼聞。
葉赫納蘭姐妹(即后來的慈禧太后姐妹),乘一葉扁丹,沿著運河一路載悲載泣護送父親靈柩北上到了清江浦這個地方。在這里,姐妹倆不僅遇上了錯送銀兩的知縣吳棠,還雇到了青年流浪漢裘文煥。有了這兩個人,她們才平安抵達京城。那吳棠,不過為姐妹倆提供了些銀兩。而裘文煥則保全了她們的性命。駱馬湖官船遭劫。裘文煥拔刀相助,大顯身手,單槍匹馬殺退了盜匪,使許多人幸免于難,然而他施恩并不圖報,一路隱瞞了真實身份一心奔往京城。
裘文煥棲身的正陽門外,是個龍蛇爭霸的鬧市。地頭蛇們橫行街巷,不可一世。這塊地方新近又增加了“飛賊”之患。裘文煥無意中招惹了戶部侍郎家的護衛——雙刀費彪。這一惹不要緊,一下子惹出了鮑子龍、羅壽、醉眼神師耿春雄等京城內外的武林高手。醉眼神師一伙是專營偷盜奸淫的土匪。裘文煥的出現引起了他們的注意。他們猜到了裘來京的目的。裘文煥也摸到了醉眼神師的底細。劉鵬是裘文煥的師父,耿柳湖是醉眼神師耿春雄的父親。他們年輕時都曾在原宮廷侍衛王得寶那里見過一口削鐵如泥的神奇的寶刀。時過境遷,那口寶刀的主人王得寶早已不知去向了。裘文煥與醉眼神師耿春雄均是為尋這口寶刀而來。然而他們的目的卻截然不同。裘、耿二人成了尋找寶刀的競爭敵手。
裘文煥初到京城時,與平民女子牡丹邂逅。二人漸漸產生了感情。沒想到那詭計多端、武藝高強的醉眼神師也看上了牡丹姑娘。裘、耿二人又成了情敵。耿氏為得到牡丹和寶刀,以牡丹為誘餌,設下圈套,企圖謀害裘文煥。于是,在京城小巷里爆發了一場正義與邪惡的搏斗。但眾寡懸殊,醉眼神師一伙在數量上占絕對優勢。裘文煥只得暫時沖出重圍,另謀他法。就在這關鍵時刻,寶刀時如惠雨般地出現了。一個古怪的老人,將寶刀親自送到裘文煥手里。一旦寶刀在握,裘文煥更如虎添翼。眾敵手個個目瞪口呆,哪還有招架之力。醉眼神師立時成了裘文煥的刀下鬼。
帶血的寶刀,引出了往昔一段辛酸的宮廷血淚史。寶刀原是道光皇帝祖上傳下來的。它鋒利無比。但道光皇帝卻在一次盛怒之下,命侍衛王得寶砍下了一位嬪妃的頭顱。后皇帝又后悔,不愿再看見這口刀,便將它賜給了王得寶。王得寶得寶刀后,亦驚亦恐,此后便無寧日,看見它便受良心譴責。后來,他一心要使此刀為匡扶正義,解救天下受難女子所用。在眾多不顧一切尋找寶刀的各路豪杰中,王得寶選中了裘文煥,相信他定能完成寶刀的使命。
《寶刀飛》是現代著名武俠小說家王度廬先生的作品。本篇由王度廬的夫人李丹荃同志親自校訂整理而成。
《寶刀飛》是一個驚心動魄的傳奇故事。它緊緊抓住裘文煥神秘入京及圍繞“寶刀”發生的一系列事件為主線,寫得撲朔迷離,引人入勝。同時,還暗暗設下一輔線,即關于納蘭姑娘(后來的慈禧)的一段軼事。寶刀的來歷隱喻悲涼、凄苦的后宮生活。兩條線索相輔相成,共同烘托、強調了主題。具體地說就是,裘文煥為師父找寶刀的目的是懲治持有鴛鴦寶劍的淫賊,而因前世的、或后世的天下弱女子的命運又賦予了寶刀具體的使命,因而,這口寶刀集中地代表了正義。這便是作者意欲突出的主題。
這部作品的語言特色是較為口語化。在文中多次使用北京地方特色的“兒”話音,讀起來親切、自然。例如牡丹姑娘對裘文煥說:“……今兒,你給的那銀子,要不看你還是個好人,由我這兒就不收!”還有給納蘭家看門的竇老頭兒說的話等。這類例子很多,恕不羅列。
《寶刀飛》的語言特色決不是孤立的。小說中的許多人物形象是靠語言塑造出來的。作者以敘述的特征與文中角色有機地結合起來,特別描繪了一批北京城市民階層的人物。他們中有湯老媽、竇老頭,還有牡丹等。這是一群普通人,他們謹小慎微地活著,計較著生活中的小小利益,而他們最終保持了質樸善良的本色。也正是因為這些特征,才使這些人物形象更富立體感。作者充分利用語言的優勢,將他們個性化。比如象竇老頭,當他發現裘文煥深更半夜跳墻入室睡在他旁邊的時候,很是生氣。一串對裘文煥的質問,表現了他那一地位的人的心態。牡丹的干媽湯媽也是一位很有特色的人物。裘文煥因與費彪爭斗,正被牡丹親娘趕上,無端地挨了費彪一頓拳腳,受傷不輕。湯媽卻抓住裘文煥不放,還罵裘文煥“一定不是好東西,不然你也惹不著費彪,你把費彪打成了那個樣子,你還想跑?等會兒他勾了人來找我們麻煩?你不用想走!惹了費彪是你的事,傷了這個人也是你的事……”這段話寫得極其精彩。既寫出了湯媽思想的簡單,又寫出了她的膽小怕事。同時,也強調了裘文煥性格中正直善良的一面。費彪是這塊地方上的惡霸,老百姓怎敢同他做對,湯媽心里很清楚這一點。她說裘文煥不是個好東西,恰恰是因為她看出裘文煥不是個惡人;罵他是抱怨他惹下了禍災。
《寶刀飛》中最鮮活的形象,恐怕非牡丹莫屬了。這位外表“長得胖胖的,模樣十分美麗”的女子,生于小戶人家,她的作為也未超離她生活的階層。她屬于“聽見打鼓上墻頭”那類人;她會在眾人面前大聲向裘文煥喊叫;她還有“一顆愛浮華的心”;她還如湯小牛所說的“是一個女人”。這些特性正是牡丹的魅力所在。作者著墨不多,卻很飽滿而恰到好處地勾出活脫脫一個市井女子的典型。
這篇小說龐而不雜,鋪展有秩,故事情節有幾分新奇,敘事語言值得玩味,堪稱同類中之上品。
《寶刀飛》中關于慈禧入京前及與吳棠知縣關系的描述,大約取材于惲毓鼎的《崇陵傳信錄》,純系傳說。《寶刀飛》中借用,更增添了傳奇色彩。
王度廬
本名葆祥,字霄羽。1909年生,北京人,中國現代著名武俠小說家。早年做教師,后失業,曾流浪于黃河流域。1937年投親于青島,抱病著書。初以言情、良情小說創作為主,著有《瓊樓春情》、《落絮飄香》等。后從事武俠小說創作,為北派武俠小說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有《臥虎藏龍》、《劍氣珠光》、《鶴驚昆侖》、《鐵騎銀瓶》、《紫鳳鏢》、《繡帶銀鏢》、《寶劍金釵》、《冷劍凄芳》、《洛陽豪客》、《金剛玉寶劍》、《風雨雙龍劍》、《新血滴子》、《寶刀飛》、《紫電青霜》、《龍虎鐵連環》等。1977年去世。
上一篇:《官場飛盜》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寶劍金釵》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