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陸龜蒙
樂安任君,嘗為涇尉,居吳城中。地才數畝,而不佩俗物。有池,池中有島嶼。池之南、西、北邊合三亭,修篁嘉木,掩隱隈隩,處其一,不見其二也。君好奇樂異,喜文學名理之士,所得皆清散凝瑩。襲美知而偕詣。既坐,有白鷗翩然,馴于砌下,因請浮而玩之。主人曰:“池中之族老矣,每以豪健據有。鷗之始浮,輒逐而害之,今畏不敢入。”吁,昔人之心蓄機事,猶或舞而不下,況害之哉。且羽族麗于水者多矣,獨鷗為閑暇,其致不高耶!一旦水有鯨鯢之患,陸有狐貍之憂,儔侶不得命嘯,塵埃不得澡刷,雖蒙人之流賞,亦天地之窮鳥也。
——《全唐詩》
〔注釋〕 隈隩(wēi yù):山水彎曲處?!∷茫合嗪玫娜?。清散凝瑩:形容品性清雅淡泊?!∫u美:晚唐詩人皮日休的字,與作者同時,時并稱皮陸?!●Z:狎順,此指順其性不停地飛?!?ldquo;昔人”兩句:典出《列子·黃帝》:“海上之人有好漚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游,漚鳥之至者百數而不止。其父曰:‘吾聞漚鳥皆從汝游,汝取來,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漚鳥舞而不下也。”漚鳥即鷗鳥。這兩句寫鷗鳥無機淡泊,趨善遠惡的品質。 麗:依附?!墏H不得命嘯:猶言不得命嘯儔侶,呼朋引類。
這篇序言旨在借物詠懷,雖通篇語不涉己,而己之情懷盡露筆端。樂安任君居處結交雅而不俗,“所得皆清散凝瑩”,作者對他倍加譽揚,并登門造訪,可見任君的高風雅志,正是作者品格情操的寫照。而鷗鳥身遭排擠,失其處所,既無舊巢棲身,也無池塘可戀,只能局促于臺階的尺寸之間,水中的鯨鯢老族,憑其勢力豪強,占池為王,鷗鳥一旦浮游其上就會遭到驅逐甚至陷害。目睹這種困窘的境地,作者不禁仰天長嘆。他稱譽鷗鳥淡泊無機,向善疾惡。昔人只是心懷鬼胎,鷗鳥就不與為伍,何況要加害于它呢。他又稱譽鷗鳥卓然鶴立,超逸不群。他更同情鷗鳥的困頓窘迫,窮愁潦倒:陸上晚樹可棲,不免舊巢零落;水中池塘可戀,又有魚針蝦劍——水陸皆有憂患。時時失伴,不能呼嘯儔侶;潔身自好,不能澡刷其塵。雖然與世無爭,卻是進退維谷,難以立命;盡管蒙人流賞,仍是窮途末路。偌大天地竟然無以容身!
借物詠懷,這是中國文學的傳統。很顯然,作者把自然界中的物競天擇賦予了人格化的描寫,使鷗鳥具有了旨涉人生的象征意義。“薄煙微雨是生涯”的鷗鳥正是作者的寫照——鷗鳥獨立不群,表白作者孤芳自賞;鷗鳥“馴于砌下”的困境,揭示作者進退失處的窘況;鷗鳥生存的環境,點明作者的生存環境:水中老族占池為王,仗勢稱霸,與社會中的一統天下,老羆當道何其相似!正是這種封建專制無情地摧殘了與窒息了人才,使得封建文人備受排擠和陷害!由于作者有意識地尋找文人墨客悲劇命運的社會根源,把矛頭指向自身所處的社會與政治,這篇詠懷身世之作便明顯高于那懷才不遇的騷怨。
海上鷗舞而不下的故事,被詩人們吟詠何止千次萬次,大都抒發“終年狎鷗鳥,來去且無機”(杜牧《漁父》)的隱逸之旨與淡泊之懷。而此處則不同,著力寫出鷗鳥的憂患失意,別具新意。唯其新,才具有藝術的個性與生命力。
上一篇:《登樓賦·〔東漢〕王粲》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碧云寺·〔明〕袁中道》原文|譯文|注釋|賞析